辛苦攒下20万存款,可以不工作了吗?你怎么看?
这几年不少人的主动收入由于各种因素受限,有时候会不得不动用存款才能生活。一些没有一定存款的人,更是生活得十分艰难。而另一些人则小有存款,动起了想靠着现有存款生活,不再工作的心思。
那么,如果一个人辛苦攒下20万存款,可以不工作了吗?你怎么看?

要考虑的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除了存款外,还有别的资产和收入来源吗?这个人开销如何?人与人的际遇不同,也有不同的活法,在分析时要因人而异。
如果是老年人
200000*3.37%=6740元,6740/12≈562元。这里算的是将20万存款存在5年期电子式储蓄国债的收益情况,届时一年可以领一次利息,相当于每月562元的利息可以供花销。
在农村,有些老人如果住自有房屋,吃水用地下水,烧饭用柴灶,自己侍弄一个菜园子,种的还有地,过得极其节俭,那么也不是没法用这六千多块钱过一年。只不过,这些建立在老人身体硬朗,不需要和医院长期打交道的前提下。也不说大病,若老人有一两样需要长期吃药的慢性病,想用这些钱顾着生活就捉襟见肘了。
有人说不还有20万本金吗?然而有句话叫坐吃山空,如今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近80岁,如果想用这20万顾着几十年晚年生活的日常开销和可能有的医疗费,是很艰难的。
因而,农村有不少老人除非是太过年迈了,否则哪怕六七十了,也会想方设法种地、摆个小摊、捡个纸壳之类的,想法子让自己有些进项,不会轻易躺平,落到要花存款的地步。

如果是青年和中年
有些人除了存款利息可供开销之外,还有别的不用上班就能获得的被动收入,就比如房屋租金,专利费,版权费等,靠这些被动收入就能覆盖生活开销,甚至还小有盈余,像这样的情况下,有20万存款,不继续工作是可行的。
然而对于很多中青年来说,家无恒产可继承,也没有人养自己,甚至还要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对于这些人,若是手握20万存款,只是多了一些对抗风险的能力,在一些意外来临时,可以几个月或者一两年不上班,不至于资金断流,揭不开锅。然而若想要长期不工作,是难以维持长久生活的。
有人会设想靠这20万的利息过日子,然而上面已经算出,存在5年期储蓄国债中,年利息才6740元。当下存款利率下行,银行存款能达到4%的利率都很难得了。若有20万,靠银行定期存款或者大额存单至多到手8千元左右的年利息。而根据官方数据,去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
想要靠20万存款带来的利息覆盖生活,有两个努力方向。其一,24100/4%=602500元,努力攒下足够多的存款,这样可以借助银行存款、储蓄国债能比较传统的方式赚取利息。其二,24100/200000=12.05%,那就是努力让自己积累到足够的金融知识和理财相关的方法和技巧,努力提高这20万元的平均收益率。
如果想走提高存款的路子,记得开源节流,先存后花。好好工作,努力升职加薪,也可以打多份工,或者开展下班后的后备箱经济、地摊经济等,不要想着立马就躺平。
如果想走提高被动收入的路子,这也得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因为金融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是需要学习的。
若想得到12%以上的平均收益率,往往需要涉及到R3级别的银行理财、股票、股票基金等不保本的方式,风险比较大,需要有小幅试错的过程,避免热血上头,一下子投入太多。若想无风险稳稳增值,也可以借助一些稳妥外贸经济平台如至臻海购的代销共享政策倾斜,30天周期享1%商品利润,合法合规,也不失为一种稳妥增值方式。

总之,诚以为若非万不得已,不要想着靠20万存款就一直不工作。若只是短期不上班,想调理身心,之后更好地出发,则是可以的。另外还有一点,有时候若一直不工作,不为社会创造价值,有时候人也容易变得消极、颓废,不是吗?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