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我死了,所有人才开始爱我”

2022-09-24 21:36 作者:兰亭野竹  | 我要投稿

试想一下,让你用一辈子穷困潦倒,本来流芳百世,你愿意吗?

《梵高传》他在某种程度上和杜甫很像,他们一生都在不断创,渴望被理解,干活的时候都很惨,甚至没有人重视他们。不知道,去世之后都会被尊称为诗圣,梵高的画,在全世界展出。他们的人生不同,却又相似。

杜甫,名门之后,他五岁的时候就跟父母在洛阳周边旅游,七岁能作诗,15岁还经常爬树摘枣,20多岁到处游山玩水,天真浪漫。

梵高,他的生日就是哥哥的忌日,所以他的童年一直活在阴影里,上几年学又退学,11岁才又去了寄宿学校,17岁又在叔叔的介绍下做学徒谋生。不管是学校也好,还是在画廊做学徒也好,都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他,所以养成了他非常孤僻的性格。


两个人的起点和性格完全不同,但后来的轨迹却很相似。

杜甫,三十五岁身高,求取功名但换来的确实长安漂泊,十年不得志。参加科举遇到了权相李林甫操弄考试,四处拜谒献诗,好不容易被玄宗赏识有了资格,又被李林甫搅黄。44岁的时候,他的小儿子甚至被饿死。

梵高,因为他父亲是个牧师,所以他从小被灌输的理念,也是成为一个牧师。他从20多岁开始半工半读。又做助教又努力报考试牧学院。努力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后来,他终于进入教会,没过多久,却因为工作过于热情,显得格格不入,被踢出了教会。很难想象,后来他开始学画画,父亲中风去世,妹妹,安娜确说是他害死了父亲,从此兄妹恩断义绝。


杜甫和梵高两个人最初进入社会背负着家族的期望,比谁都努力,但换来的却都是求而不得,甚至家破人亡。

但就算生活对他们再苛刻,命运把他们推向悬崖,他们都是那种要在绝境上开花的人。

中年的杜甫开始厚积薄发,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卸下传奇和诗篇。他被抓住命悬一线,逃出生天后写了《春望》。

生活拮据,四处乞讨,人住的茅草窝都是别人好心帮忙的,他却能写:

他晚年明明很惨,吃不饱,穿不暖,少年风采不在。还是会写:

都说杜甫苦大仇深,但如果交换人生有多少人可以比他更坚强?

梵高也是如此!

妹妹视他为仇人

知己高更也和他绝交

连画画也得不到,同时代人的认可。还没有收入,只能依靠弟弟提奥。他蜗居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这才有了一幅幅张明荣热情的《向日葵》。

后来他精神出现了问题他开始住院了,他又在寂静无声处,画完了那副灵动的《星夜》。

生前杜甫的诗,不被同时代的人认可,因为那会儿不流行律诗。

梵高夸张的画法,也不符合当时的写实主义,

尽管时代不同,性格各异,但他们本质上是一种人:就算命运不肯垂青我,我固执地爱我,就算所有人不认可我,天地周旋,我宁作我

这就是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成为传奇的原因。



“当我死了,所有人才开始爱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