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与市场,哪个更重要?
当我们面对国际知名品牌动辄几千元、上万元,甚至几万元、十几万元、数十万元,而我们的同类产品,只有几百元、上千元、几千元时,很多人心中有一种不满情绪,认为国际知名品牌价格高得离谱,却又往往愿意去花那些“冤枉钱”,购买一件国际知名品牌商品。特别是女性使用的包包,更是价格悬殊得吓人。
那么,国际知名品牌商品与国内同类商品的价格“温差”,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是不是国内品牌的质量真的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有这么大呢?显然不是,国内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就在于“品牌”二字,在于“品牌”的含金量,在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在于“品牌”给消费者带来的“面子”。只要“面子”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品牌”的价格也就不重要了。

恰恰是,我国企业在品牌的打造问题上,是缺乏应有的耐心和毅力的,没有认识到品牌对企业的重要,而更多的是看到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以至于在品牌和市场问题上,绝大多数企业选择市场,而不会选择品牌,会把市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目标,而不在乎品牌的培育与打造,最终的结果,就是同样的产品,一旦被品牌方所并购,其价格就会数倍、数十倍的上涨,相关的利益,也都被品牌方所控制和占有。
在江苏省的丹阳市,眼镜产业是该市的骨干产业、支柱产业、民生产业,有1600多家眼镜相关企业、5万多名从业者,镜片年产量4亿多副,占全国总量的3/4,全球总量的一半。全世界每两个戴眼镜的人中,就有一人使用了丹阳产的镜片。然而,在这里,却没有一家真正的品牌企业,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产品品牌。每家生产的树脂镜片,都认为是品牌,都具有品牌的条件和价值,但是,却都没有品牌的价格、品牌的影响力。

若干年前,该市较大的几家镜片生产企业,皆被法国眼镜知名企业依视路收购,结果,原本市场价格都比较低的镜片,摇身一变,戴上“依视路”的照牌,价格都出现了数倍、十数倍、几十倍的上涨,十几元、几十元、上百元的树脂镜片,都在千元以上,有的高过数千元、上万元。很多配眼镜者,在使用了依视路和丹阳的眼镜后表示,没有任何区别。
当然没有区别了,因为,依视路使用的就是丹阳企业生产的镜片,只是,品牌价值上这些相同的产品身价大升,变成国际知名品牌依视路了。这就不得不说,品牌在今天的市场上,具有何等高的地位。中国的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想取得足够好的效益,要想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就必须从产品向品牌转型,从区域品牌向全域品牌转型,从中国品牌向国际知名品牌转型。否则,价值的含金量不高,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强。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到底是品牌重要还是市场重要。一般来说,两者是分不开的,没有市场,肯定没有品牌。但是,只有市场意识,没有品牌意识,企业同样办不好。市场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品牌解决的才是发展问题。市场营销可以带来短期的销售增长,也可以带来短期效益,但很难保持长久效益和影响。一旦市场竞争加剧,产品的竞争力就会快速下降,就有可能形成恶性竞争,并有可能被淘汰。品牌建设不一样,品牌是建立在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上的,是一种用口碑和时间打造出来的文化,崇尚的是长期利益、远期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短期利益。

只是,真正具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并不多。一方面,是基于生存的需要,是为了企业能够先生存下来,也是为了先把可以获得的利益拿到手,从而让企业不倒在创业初期。如此,也就使得企业失去了创造品牌的机会,或者动力;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并没有品牌意识,没有创造品牌的决心,只想着挣一些现钱、快钱,而不愿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培育品牌上。包括一些“老字号”,都为了眼前利益,开始用各种短期行为获取利益,自然,品牌的意义和价值在企业心里就没有多少位置。即便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考虑的也是眼前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品牌效益。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很少出国际知名品牌的主要原因之一,更别说品牌效益了。
所以,在品牌与市场问题上,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需要明确到底是市场重要还是品牌重要,到底想把企业做成什么样的,有没有长远利益和远期目标。但凡有长远利益和远期目标的企业,就应当把品牌放在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