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小龙的哲学远比他的武术更有力量!李小龙研究者约翰·里特访谈录

2023-01-16 22:08 作者:为道塾截拳道  | 我要投稿


美国李小龙研究学者约翰·里特


采访、文 / 董哲    图 / 约翰·里特  来源:《知中:再认识李小龙》


Profile:

约翰·里特(John Little)是一名加拿大籍职业作家,一名高强度健身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广者,但他更为世人所知的身份是权威的“李小龙研究者”。他不仅出版过十本关于李小龙的专著,更是唯一一个被授权允许查阅李小龙所有相关记录和手稿的人。

1973年,12岁的约翰在电影《龙争虎斗》中第一次见识到李小龙的功夫和哲学时,就迷上了这个天才的武者。从1993年开始,在李小龙家族的支持下,约翰花了5年时间,通过翻阅李小龙的笔记、草图,梳理、重现了李小龙的健身以及武术体系,并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李小龙:肢体表达的艺术》(为道塾注:为道塾全程参与了此书和另外三本李小龙经典原著中文版版权引进、翻译、译校和出版工作)。此书与另7本一起,由塔特尔出版公司(Tuttle Publishing)汇集成“李小龙图书馆”系列。

除此之外,他还出版了两部专门介绍李小龙哲学的著作:《武士之心:李小龙的人生哲学》《李小龙:大师语录》。并于1998年和2000年,分别执导了纪录片《李小龙的自述》和《李小龙:勇士的历程》。

约翰还曾担任《李小龙杂志》的副主编,以及“振藩截拳道核心”(Jun Fan JeetKune Do Nucleus)的官方杂志Knowing is Not Enough(《知道是不够的》)的总编辑。

拥有哲学学位的约翰·里特,同样擅长研究美国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客观主义哲学运动的开创者——哲学家安·兰德(Ayn Rand)和美国高强度健身的理论家和实践者迈克·曼泽尔(Mike Mentzer)。

 


知中:感谢你热情地接受我们的采访!对于那些不太了解你的读者,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约翰·里特:很高兴能通过“知中”和读者对话!在20年的健身研究中,我一直致力于寻找最高效的训练方法,也时常受到那些尝试用智慧的方法去完善自我的人的启发。这些人相信个人的潜能,而不是去简单地依赖宗教、群体,也不会轻易地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

我也钟爱武术,先是跆拳道,后来是拳击、摔跤和咏春功夫。并且,我曾经师从李小龙的最后一个私人弟子和挚友——黄锦铭。但正如李小龙的武学反复强调的,我渐渐发现,任何的突破,无论是思想还是武艺,都源于自我的精进。

知中:如果用一个词和一句话概括你对李小龙的印象,你会怎么描述?

约翰·里特一个在人性的任何方面都实现了自我的人(A fully actualized human being in allfacets of what a human being is)!他有一个自我塑造的灵魂。

他是一个朋友、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独立而有批判性的思想者、一个哲学家、一个武术家、一个天才的插画师、一个诗人、一个编导、一个制片人、一个导演、一个摄影师、一个历史系学生、一个健身运动员、一个艺人、一个作家。

瞧瞧吧!对于一个只活了33岁的人,这样的“简历”如何能不让人钦佩?!他成就了一个人终生几乎所能成就的全部事业。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奠基人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经这样形容普罗大众:“相比起本应该成就的一切,我们似乎是个半睡半醒的人。只开发了智力、体力潜能的一小部分的我们,远远没有看到个人的极限,甚至经常忽视自己已有的能力。”李小龙却截然不同,他不但挖掘了个人所有的潜能,还证明了一个人短暂的一生中,所能实现和成就的,远远比想象的要伟大。


在自家书房中阅读中国哲学书籍的李小龙


知中:在一次采访中你提到在12岁时就已经迷上了李小龙,是什么让年幼的你着迷于他?电影、武术、还是哲学?那时侯你练武吗?

约翰·里特:毋庸置疑,三者都深深吸引我!我本就喜欢电影,尤其是《龙争虎斗》,其中颇有启发性的武术让我觉得很是新奇,而其中蕴含的哲学既深奥又实用

我从小在加拿大长大,通过电视、电影和赛场知道了很多英雄式的明星。英雄,如西部片中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可以在电影中枪扫一切,但是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可能那么洒脱。而运动员,只有在竞技场上方能展示英姿,他们既缺乏能让自己常胜的哲学理论,又没有富有智慧的头脑

而这时李小龙横空出世!像我一样的世界上所有的观众,都被他所震撼!这家伙可真了不起:

在生活中,他可以像银幕中一样地格斗,甚至现实中的他比电影里还要危险和身手迅捷。比如,在电影里,编剧总要让他打上几分钟才能击败对手。而在1962年的一场比赛中,在短短11秒内,李小龙就用15拳和1脚将一个柔道黑带对手击倒了!

(关于11秒比武,请参考:无论身高体重!李小龙3个真实比武秒杀事件:1960年代李小龙比武当事人见证人的口述历史

尽管他功夫出众,但却是非观明确。他不是为了打人或者展示肌肉才健身,而是为了激发人体的潜能,使之能为自己的思想服务,做有意义的事情并避免不幸

在看他的电影前我不练武术,但之后,毫无疑问!


黄锦铭指导约翰·里特截拳道自卫术

 

知中:出版了10本书,拍摄了两部影片,你毫无疑问是最高产、最权威的李小龙研究者。是什么促使你开始研究李小龙,并为之潜心近10年?

约翰·里特我想知道是什么塑造了李小龙。我结识很多武术家,但没有一个人具有李小龙那样的个人魅力,其中原因一定不只是他格外努力并且身手出色。

如果能够搞明白他的想法、哲学、好恶、行为逻辑,就可以透彻地理解李小龙以及他身上的闪光点,包括他的武术。人们常常孤立地将他看成一个武者,这是片面且武断的。如果他只是一个出色的拳手,那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了。

我总觉得李小龙通过他的一生,在试图告诉我们一些比武术和暴力更重要、更深远的东西。就像在《龙争虎斗》中李小龙展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the art of fighting without fighting)的哲学,往往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限于格斗。

杰克·登普西(Jack Dempsey)是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拳击手,也曾影响过李小龙。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拳击手,像杰克这样名噪一时的人也终有一天被遗忘。古希腊的柏拉图,曾经是屡夺桂冠的摔跤好手,但现在没有人再说“摔跤手柏拉图”,而他的哲学,时至今日,仍然传承不息。

同样地,李小龙的哲学远比他的武术更有力量,没有他的哲学就没有他的武术,而反之则不然。可以说他的武术只是他的思想之园中开出的一枝花而已。

李小龙用他的思想,通过电影、武术、文字桥接着东西方的文明和国家。如果只把他定位为武者,那他就只会是世界上很小一群人的李小龙,随着这群人老去、不再习武,李小龙也会随之远去。要想留住李小龙的遗产,那就要去挖掘他的哲学思想宝库

 

约翰·里特《李小龙图书馆》系列新书发布会上,李小龙一代和二代弟子到场祝贺


知中:那你又是如何开始这项研究,并成为唯一一个获得李小龙家族授权,可查阅他所有手稿和资料的人呢?

约翰·里特:我曾经在《肌肉与健身》(《Muscle & Fitness》)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李小龙健身方法的文章。那是第一篇介绍李小龙健身理论而不是武术理论的文章。琳达(Linda Lee,李小龙的夫人)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建议我把它扩充成一本专著。以此为起点,我采访了琳达和当时健在的李小龙的弟子,以了解他生活和训练的细节。

我的问题也逐渐涉及到他的方方面面:他是如何训练的?为什么训练?训练中有什么特殊的饮食要求?什么样的功夫被他认为是有效的?他如何涉足电影?如何选择电影的立意?他是怎样的一个朋友?怎样的一个父亲?怎样的一个丈夫?他如何放松自己?他喜欢读什么书?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可以激发他……

可能是我的诚恳和认真打动了琳达和她的亲友吧。每天我都有8~12个小时的工作,如此5年,我才读完了琳达所保存的所有李小龙的东西——手稿、信件、读书笔记、功夫草图,等等。我总是提醒我的读者,不要太靠近另一个人的思想之河,因为太容易陷进去了,所以我写作时也会格外注意,不让我的个人思想混杂其中,尽量用李小龙自己的话来描述他自己。以至于后来琳达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她有什么关于李小龙的问题,也会来找我咨询,这当然是句恭维,但这样的玩笑也是对我研究工作的肯定。


1970年代初,李小龙和夫人琳达·李在香港


知中:在你所有的著作中,假如只能选一本读,你推荐哪本?

约翰·里特:推荐《武士之心:李小龙的人生哲学》,因为它讨论的是李小龙的哲学和这些哲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从爱与死亡,到应对对手。

无论你是武术家,还是只是想找点生存哲学,你从这本书里都能有所发现。如果你想回顾李小龙作为武者的一生,那推荐《李小龙:勇士的旅程》和同名的纪录片。其中讲了他如何学习武术,并最终以电影为弘扬武道的课堂,传播他注重诚实地表现自我、不断追求自我认知的人生哲学。


《勇士的旅程》封面


为道塾补充资料:

约翰·里特(John Little),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李小龙传记作家、研究家,李小龙武学训练理论与哲学的整理、编辑专家。

他是唯一一位由李小龙夫人琳达女士授权、全权整理李小龙私人信件、照片、笔记、日记、随笔录、著作手稿,未曾公开的私人生活训练电影、读书批注等珍贵资料的作家,并负责编辑出版有关的图书与杂志。 

由于李小龙精神的影响,约翰·里特上大学时主修哲学,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市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在北美的各大武术、健康、健身杂志上,多可以看到他的文章;

约翰·里特曾是李小龙夫人琳达女士领导下的美国“振藩截拳道核心”暨“李小龙教育基金会”重要成员之一,亦曾在李小龙亲传弟子黄锦铭门下潜修振藩截拳道。

约翰·里特主持《李小龙图书馆》系列专著目录:

Vol. 1 - Words of the Dragon - Interviews, 1958 - 1973 《龙之语录——访谈录》

Vol. 2 - The Tao of Gung Fu - A Study in the Way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功夫之道》

Vol. 3 - Jeet Kune Do - Bruce Lee's Commentaries on the Martial Way 《截拳道》

Vol. 4 - The Art of Expressing the Human Body 《肢体表达艺术》

Vol. 5 - Letters of the Dragon - Correspondence, 1958 - 1973 《龙之书信》

Bruce Lee Artist of Life 《生活的艺术家》

Bruce Lee Words From A Master 《大师语录》

Bruce Lee Striking Thoughts 《醒思录》




李小龙的哲学远比他的武术更有力量!李小龙研究者约翰·里特访谈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