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理解—二次成长
我们都渴望别人的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说到合作,第一印象是,2个公司展开合作,或是2个人、地区、国家展开合作,关联的词汇就是合作共赢、双边合作、三边合作等等。
合作,是2个或以上的人或集体,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为了共同的目标,展开的一系列的活动。
合作可以是完成相同的工作,达到相同的目的。比如足球队的11名队员,都是踢足球,都是为了赢的比赛;
可以是不同的工作,相同的目的。比如足球队还需要教练、赞助商、后勤等等。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赢的比赛。
还可以是相同的工作,不同的目的。比如举办足球比赛,需要足球队、解说、后勤、保安、电视转播和广告商等等,都是为了比赛而工作,但目的不完全一样。
人与人之间有合作,但人更多的是与自然的合作。
人类的呼吸与植物合作,人需要氧气而排出二氧化碳,而植物需要二氧化碳排出氧气。
人类进行农业生产,也是与植物合作,人类通过播种、浇水和施肥等等劳作,帮助植物生长,植物完成生长后,人类取走大部分收成,留下小部分做种。
人类对动物的养殖,也是和动物合作。动物完成生长后,留部分进行繁殖,其余被人类取走。
有的小伙伴会问了,这不叫合作,这是单方面需求,猪养肥了好宰。这是对个体而言,对一个物种而言,人类在生命层次,与其他动物是平等的(每一个物种的生命时间都是有一定上限的),而且猪这个种族会有2方面好处:第一,获得了适合生长的环境,包括食物、居住和医疗条件;第二,在人类没有受到大灾难前,猪不会灭绝。
因此,合作虽然有相同的工作或目的,但本质是交换。是合作的各方,拿出各自的资源,交换自身的需求。
比如人与人合作、公司与公司合作,是拿出各自的知识、技术、人脉和理解等等,来达到各自的目标。
人类除了与生物合作,与非生物也有合作,比如与水、沙、石头等等都有合作。有小伙伴会想,这不是单方面的索取吗,非生物需求什么呢?非生物不像生物需求那样明显,但却是存在,非生物的需求就是生物自身的需求。比如人类对水单方面的利用,酸雨就是人类惩罚自己。
所以,我们生活的地球,任何一种资源,都是有自身需求的,而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合作一方的需求,这就叫环境保护。

合作是怎么开始的?一定是从理解开始的。
人类理解生物的生长规律后,与它们展开合作,让它们提供自己的肉、劳力等等;理解力学原理,可以制造房屋、道路、桥梁;理解浮力,可以制造钢铁轮船;理解电,发明了电话机、电灯等电器。
这些是与自然展开合作,与人合作,也是需要理解他人,这是合作的基础。
想想历史上的太监,赵高、魏忠贤和李莲英等等,他们首先理解了皇帝的想法,投其所好,最后专权满足自己的欲望。
其实小伙伴们都痛恨这些专权的太监,希望皇帝别在被他们蛊惑了。但看看我们自己,一有烦心事,就把别人不理解我挂在嘴边。我们爱刷短视频,就是因为短视频比我们都了解我们自己。
仔细想想,小伙伴们对自己和别人,是不是用的双重标准呢。
一个公司,都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很多骗子,都是理解有人爱占小便宜;庞氏骗局,就是理解有人想要不劳而获。
人类理解植物、动物的生长过程,就进行农业生产和养殖业;理解了力学,就建造房屋、修路和建桥;理解了浮力,就用铁造船;理解了电,就发明了点灯、电视、电脑和很多电器;理解了飞行原理,就建造了飞机,等等。这是人类丰富多彩,方便快捷生活的本质。
因此,理解对方,就能做出有利的选择。
比如说,公司每天的事情,就是在研究自己、研究对手和研究市场。研究才能理解,理解透彻,就立于不败之地。
而我一直在说一件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自己,并且这种理解对我们有帮助。
我们一直在和自己合作,我们的大脑与身体,通过时间的磨合彼此。
我们需求的健康、精神、知识、财富、地位等等,都是我们用时间交换而来的,而我们唯一能够用来交换的资本,也只有时间。
因此可以理解为,我们与时间合作。
在人类社会中,很多都可以指数型增长,而时间,只能是线性增长。
很多包括冥想、瑜伽、深度思考等等,都是理解自己的方式,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三观,其本质就是要理解,我们仅有的资本就是时间,而我们需要用时间,交换哪一些对人类(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有帮助的事和物。
人的寿命终究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要发现真正的需求,并朝着目标前进。
这是人生的本质,是我们需要寻找的生命意义。

1 理解是合作的基础;
2 理解自然,理解人类;
3理解自然:科技、农业等等有利于人类的成长、进步与进化;
4 理解人类:理解自己,个体是精神与肉体的合作;
理解他人,传递安全、传递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