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20丨中国内地航空公司机队变化情况

挥手告别多舛的2020,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时间,今天通通带大家回顾2020年中国民航机队变化情况。



综述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国内地航司年度飞机引进数量大幅下跌,且由于客运量急剧下降,大量飞机停场。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市场复苏后,飞机引进工作才逐步恢复,截止年底运营飞机数量较去年仅增加51架,为近年来最低值。
全年,内地投入运营的53家航司中只有28家引进了飞机,合计140架飞机,约为2019年的一半。引进数量最多的仍是中国南方航空,共计27架。其次为浙江长龙航空11架,中国东方航空10架,中国国际航空10架,春秋航空9架,成都航空9架,四川航空7架,吉祥航空7架,华夏航空5架,其余航司引进飞机均不足5架。机队引进数量前十名榜单与2019年差别不大。在疫情爆发初期,由于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新飞机的交付近乎停止。二月份,内地民航飞机引进数量为零,而上一次出现飞机零引进的月份,则要追溯到二十年前的2000年2月。
飞机引进情况

窄体客机方面,作为主力机型之一,空客A320系列引进数量最多,为95架,占到全年引进数量的近7成,其中A320neo系列多达60架。相对应的,波音737MAX系列飞机自2019年4月起暂停交付,已交付的飞机全部停场,至今仍未复航。受该因素影响,该机型本年度无引进。结合航司机队构成不难发现,运营波音系列飞机为主的航司在2020年延续了2019年的“颓势”,机队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或负增长。A320neo系列飞机凭借优异的表现正在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AB”厂家窄体机之间的竞争,空客先下一城。这也得益于空客天津总装线的存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直接去疫情严重的国外接收新飞机很困难,空客采取远程检查、将欧洲总装完成的新飞机送货上门,在天津完成最后的验收试飞交付工作,让空客新机交付受阻较小。再看国产飞机,ARJ21以年引进22架的数量位列机型引进榜第三,成绩十分喜人。由此可见,在国家有效的疫情防控大政策下,制造业回暖势头良好。
宽体客机方面,疫情对其影响最为严重,全年仅三大航引进了5架空客A350-900,其他原计划交付的波音787等宽体客机航司选择暂缓接收,飞机处于封存状态。
全货机方面,B737-700全货机(由客改货)作为新成员加入货机队伍,由天津货运航空引进,窄体B737-800F和B757-200F也继续引进。宽体全货机的引进数量为4架,均为B777F。在疫情防控大趋势下,货运需求量急剧增加,全货机日飞行小时数有明显上升,甚至出现了“客代货”的情况。在可预见的未来,货机缺口仍较大。
航司表现

综合疫情带来的影响,加上B737MAX停飞、退出运营及航司间机队调整转移数量,国内航司运营飞机总量与去年底相比仅增加51架。机队数量净增最多的是浙江长龙航空,为11架;其次是春秋航空,本年度增量为9架。机队总数最多的中国南方航空虽然引进多达27架飞机,但由于退役飞机较多等因素,南航本年度运营飞机数量相比去年减少1架。海南航空、天津航空由于停场飞机较多,运营飞机总数减少较多。上海航空由于退役飞机较多,本年度机队总数也减少了9架,此外还有首都航空等5家航空公司机队总数负增长,在民航运输业大幅度缩水的大环境下,航司内部结构调整也至关重要。
总结与展望

展望2021年,外部大环境短期内仍难有较大变化。同时,波音737MAX恢复交付的形势仍不明朗,内地航司飞机引进数量在今年将继续维持较低水平,但相比2020年会有所好转,机队规模有望缓慢增加。

这时候又该向大家推荐下通通的飞机注册号查询系统了。对于熟知系统的小伙伴们,相信大家已经通过它获取到了丰富国内飞机信息,而对于新朋友,则千万不要错过。
经历了两年的使用及改进,“通行线”飞机注册号查询系统得到了小伙伴们的认可,“通行线”团队也在持续不断进行查询系统的改进与数据库更新。小伙伴们可以关注“通行线”后,在微信对话框中输入飞机注册号进行快捷查询。同时我们依旧希望收到来自用户关于飞机信息的反馈,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正错误,进一步完善飞机信息。各位粉丝若有信息需要反馈,可站内私信 @通行线。
文章作者
Dragon Kirovski_
310 Jack Li | 配图
SCJiang | 制图
SCJiang | 编辑
怪兽爱吃人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