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出土西汉女俑
曾经在西安博物院看到了有关唐代女俑的展览,这回在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参观时,就对这里展出的汉代女俑格外留意。两个时代的女俑风格上是完全不同的,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的女性是如何慢慢地花哨起来的。
在陶俑出现早期,女俑的数量是极少的。秦始皇陵发掘了这么多年,也未见一件女俑,均为威风凛凛的男子形象。汉代虽然还是以男俑居多,但是女俑的数量也不少,为千人一面的陶俑增添了几分色彩。汉阳陵出土的女俑以侍女俑、舞蹈俑、乐伎俑为主,偶尔可见面部奇特的女骑兵俑,不过对其性别存在争议。
侍女俑多为站立裸体形象,面部露出隐隐的微笑,加上残缺的胳膊,从中可以感受到“蒙娜丽莎”和“断臂维纳斯”的感觉。舞蹈俑多为塑衣式,与巨大的裙摆相比,腰显得很细,挥舞着长袖,翩翩起舞。乐伎俑均为跽坐形象,有些双臂为抚琴状,有些双手我在一起,但是手中的物品已不见。
与唐代女俑相比,汉代女俑有以下几点特征:1,身形清瘦,西汉初年没有大唐王朝那么富足,养不起胖子;2,衣着简朴,所有的女俑衣着几乎完全相似,即所谓的“曲裾深衣”;3,发式单一,多为“分宵髻”,即在头发末端挽一个小发髻,留一束头发从中穿过,垂于背部。
汉阳陵最著名的的一件陶俑,起名为“姗姗”。出土于陪葬墓园M130周应墓

女俑中数量最多的侍女俑

身体被涂成白色的女俑,出土于东侧陪葬坑

舞蹈俑 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舞蹈俑 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乐伎俑 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乐伎俑 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乐伎俑,手中曾经握着什么 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典型的汉代扁体俑 陪葬墓园出土

侍女俑 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乐伎俑,明显着“三重衣” 一号建筑遗址出土

典型的“分宵髻”

女骑马俑 南区丛葬坑出土

女骑马俑 南区丛葬坑出土

参考文章:吴若明《西汉女俑的比较研究》,《文博》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