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村民几十年的渡口服务要“退休”啦!现代大桥即将上线!

茅州渡口
位于南平浦城县水北街镇茅州村,
渡口所在河流为南浦溪水域。
据悉,该渡口在解放初期就有,
1989年8月浦城县政府正式批准设置。
长久以来,
古老的渡口服务着两岸村民,
也承载着时代变迁的印记。
如今,再过一个多月它就要“退休”了
因为村民们盼星星盼月亮
终于等来了一座横跨两岸的大桥!
从古老渡运到现代大桥,
交通路便利了,
村民的生产生活也将越来越好。
古老渡运打通水上交通 掌舵渡工为两岸村民铺路
这一座历史悠久的渡口,
为两岸村民的日常出行搭起了通道,
也见证了一代代渡工们辛勤汗水的挥洒。
一艘船一双桨一个人,
从接任成为最新一任的渡工开始,
老何便是这水上通道的铺路人。
老何名叫何荣兴,
是浦城县茅州渡口的一名渡工。
浦城县茅州渡口渡工 何荣兴:当时上一任七十多岁了不能撑了,村部招募渡工,没人来应聘。他们招不到人就没法撑下去了,来去就不方便,我说我来试一下,当时想也是为了养家糊口,试一下就试了五六年了。
据了解,茅州渡口的历史可追溯到解放初期,在1989年浦城县政府才正式批准设置,渡运性质为义渡,日渡运量约80多人。 当时该渡口也是全县唯一保障孩子求学的学生渡。 何荣兴:
以前很多人,有一个学校那时还没有拆,学生从这边过去读书,大概一天有八九十人,如果外村人在这边走亲访友都是从这个村过的。
老何掌舵的渡船航线
为大茅州至红岗嘴两对岸,
渡口两边连接农村公路,
能为周边两千多人的生产生活服务。
五六年来,
渡口是老何除了在家之外,
待着时间最长的地方。
不管风吹日晒气候晴雨,
随叫随到,默默守候……
已成为老何的一种习惯。
茅州渡口打通了
周边村庄与外界往来的道路,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这条交通路似乎也在慢慢变老,
直到完成它最后的使命……
包括就学、工作或是建房都不方便,都是要靠渡口,而且渡口还靠季节性的影响,比如所汛期,还有不能够保证全年通航,所以对当地影响还比较大。
虽然这也意味着
老何的渡工工作走向历史的舞台,
但老何说,他比谁都高兴。
何荣兴:
我听他们说有撤渡建桥,那是好得不得了,不管是我还是其他村民,都很高兴的。
村民:
现在桥架起来了,文化水平、经济水平也在改变,我们去浦城也近了,卖点菜、买点菜都方便的多。
在茅州渡口不远处,
一座跨越南浦溪的茅州大桥已基本修建完毕,
桥长160米,桥面宽度7.2米,
预计今年10月底就能全面完工。
届时步行、通车的便利
也将给当地带来新的生机。
从古老渡运到现代大桥的转变,
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也留存了历史的印记。
但始终不变的是,
南浦溪侧两岸人群的人来人往,
以及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