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关社交产品的思考

2020-10-09 20:11 作者:橙子柚子西  | 我要投稿

互联网社交几乎都是在模拟我们的实际生活,分成三种:

  1. 熟人社交:微信,大家会希望看到别人都做了啥,同时表现自己
  2. 意见领袖社交:微博、知乎、今日头条、抖音、B站等各种因为某种共同爱好产生的社区交流,大家更看重某个领域里意见领袖的做法
    1. 微博是明星或网红
    2. 知乎是科普
    3. 今日头条是新闻
    4. 抖音是网红,或者生活中有表现力的人
    5. B站是以二次元为核心的青少年逐步扩展
    6. 接下来还有哪个群体是没有被发掘的?老年人?电影?
  3. 商业社交:钉钉,更看重企业组织体系带来的流程便捷

 

张小龙执念于模拟熟人社交,所以忽略了2和3

但2的社交非常脆弱,需要极度的热爱,而熟人社交则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所以微信的很多策略都非常和缓。

而像2和3来说,更像是一种工具,而不是张小龙认为的伙伴,想做成伙伴就得慢慢来,所以B站发展很慢,其他(知乎、头条、抖音)都发展相对快很多,微博属于后期改良,初期并没有定好位(应该是阿里收购以后转变的定位)

 

这么看其实张一鸣定位做得很好,他打的都是微信的死角

张小龙说大家都是有惰性的,所以阅读起来很难

张一鸣就偏偏抓住大家碎片化阅读的需要,做出了自动推荐的头条

同时,如果大家阅读起来很有惰性,那么看视频纯属被动输入,抖音就应运而生

完全是打微信定位空白

钉钉也是

张小龙虽然可以封神,但还是有死角的

 

问题是,没有熟人社交,2类快速发展起来的工具都是非常脆弱的

像微信,完全没有KPI,没有数字目标,也没有任何与用户的利益牵制,只是想跟你做个朋友,也不想着套路你,要不是有腾讯在后面做游戏,微信这么佛初期不好搞,必须跟游戏这么暴利的行业打匹配才行

 

所以,google打的是什么生态

搜索、移动、视频,整体来讲没有逻辑

亚马逊感觉也没啥逻辑,没阿里想法多

阿里搞旅游其实不行,得美团搞,美团有其天然的O2O基因在,携程就一个旅游,也非常脆

阿里搞电影优势是微博上的口碑传播,但口碑传播对电影票房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嘛?就像马蜂窝搞的旅游点评对马蜂窝的OTA地位影响真那么大嘛?我的天,美团该不会后面要收豆瓣吧

 

微软主要是操作系统,要不是乔布斯给他启发,IBM没看到机会,也不行,这个没啥可参考的,点子好

美团自己有生态,没有社交,就是生活,也不脆

就2中的没有实际生活场景依托的产品脆

 

嗯,学习完只觉得别人很厉害不行,还得跟着大佬的视角走,想想他们的困境

 

张小龙做事真的是前期布局布得特别久,后面等你发现已经晚了

比如对于阅读的构思,他老早就开始想了

微信公众号是模拟以前的博客,但大家都有学习惰性咋办,那么他就把这个阅读做得碎片化一点,那么大家还是要读书的,就产生一个微信读书

微信公众号给那些爱碎片化阅读的人,微信读书给那些爱阅读的人

微信读书的设计逻辑也是基于自然人的想法:

  1. 对于我已有的朋友:我想看看我的朋友们都看了啥书,学习学习,如果有共同的兴趣自然是极好的
  2. 对我想交的新朋友:还想看看跟我读一样书的人都是咋想的,说不定可以拓宽自己朋友圈

完美

 

微信生态逐渐建立起来,坚不可摧


有关社交产品的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