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选择继承人,贾诩是否一言定乾坤?背后有什么隐情?(一)
曹操在选择他接班人的时候,专门找贾诩问过意见,很多人都讲包括史书上也明确的记载,最终是贾诩一言定乾坤,让曹操坚定了信心,但是在历史上,这件事情有这么简单?远不是这样,当时曹操去找贾诩的时候,专门儿问他在曹丕和曹植这两个孩子之间,你认为谁更适合继承曹家的未来?贾诩半天没说话,结果曹操就急了,他说与卿言而不答何也,你怎么不说话?贾诩马上掩饰一下,我刚才走神儿了?想点儿别的事儿,曹操就更意外了我跟你讲这么大的事儿,你居然还能走神儿,这个时候贾诩一看火候到了就把谜底揭开了,我想的是什么?司原本处刘景升父子也,我在想着袁绍和刘表父子,这个潜台词再明显不过,他们什么特点想利用结果给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
所以贾诩这个意思就非常明确,当然是支持曹丕了,这句话说完之后,曹操就没有其他的顾虑了,决定把曹家的江山留给曹丕,让曹丕成为自己的继承人,我们为什么对这件事情有质疑?你向刘表和袁绍选择接班人失误这件事情还用贾诩来说?曹操比谁都清楚,如果说因为提出这个意见,而最终被曹操采纳,那就是侮辱曹操的智商,像曹操这样雄才大略对历史和当前典故了如指掌的人,他怎么会不懂这样的道理,他的犹豫一定是有原因的,而且曹操在跟贾诩交流之前,他已经问过很多人了,通过各种渠道平时没事儿见着一个熟人就问,你看曹植的孩子怎么样?曹丕怎么样?他问了一大堆人,朝上朝下都问遍了提出这种建议的人,而且比贾诩提的早的人,在史书上记载的就好几份
首先曹操手下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谋士毛阶就专门给曹操上书讲过这个事情,而且还在三国志当中清晰地记录下来,他是怎么讲的?说毛阶专门给曹操写了一封密信明确的讲,他说近者袁绍嫡庶密封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门,那毛阶是什么角色?他是东曹,东曹是什么概念?是掌管整个朝廷上下官员的任用,大到封疆大吏,小到街头的现场,整个的人事安排都是毛阶来选择的,毛阶这人一贯以刚直不阿非常公正出名,很多人才都经过他的选拔,他的意见肯定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不仅是东曹场馆西曹的催芽同样的支持曹丕,让西曹分管什么?西曹分管为公手下内部的人才,这种调动他也坚决支持曹丕,你想想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说贾诩一言定乾坤,这件事情您不觉得值得商榷?如果说贾诩的话起到了一槌定音的作用,那么他不是说因为贾诩讲这件事儿有多有道理,而是贾诩的态度很关键,贾诩这个人一直是骑墙派,我不偏不倚,我既不跟汉族走得近,我又不跟这些世家大族走得很近,我就是我,独来独往,包括下一代的婚丧嫁娶,我都不依附于权贵,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总有人说贾诩孙女儿叫贾南风,最终霍乱了朝政,贾南风跟贾诩家族除了姓贾没有任何关联,贾诩就是著名的政治上的不粘锅,我谁也不靠,但是他也是政坛上的不倒翁,有这样的人处于一个公正的角度给曹操提出建议,最终让曹操在两派之间得到一个平衡选择了曹丕,这应该是一槌定音的真正含义,当然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多问一句,曹操为什么会在这些孩子之间产生犹豫,你立嫡长子不就完了?这件事情我们要分析分析,首先曹操为什么不直接选择的长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曹丕就不是长子,曹操有一个非常倚重的儿子叫做曹昂,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举孝廉了,有了一定的功名,有做官的资格了,而且一直在曹操身边南征北战。曹昂去世的时候,曹丕才11岁
诸位您想想曹昂早就建功立业了,如果曹操选接班人的时候曹昂不死,他肯定就是接班人,也有人会质疑说曹昂是长子,但曹昂不是嫡子,因为曹昂的母亲刘氏不是曹操的正妻,不过这件事情非常特殊,曹昂小的时候他母亲刘氏就去世了,因为去世得早曹操的原配丁夫人,没有生育能力,结果从小就把曹昂视如己出,那就跟自己亲儿子一样,等到曹昂再战宛城的时候,为了保护曹操,而自己在乱军当中被杀死了,这让曹操也非常的痛苦,特别是丁夫人就此就不再理曹操了,而且还下决心坚决跟曹操离婚了,如果曹昂不死丁夫人肯定不会离开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