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得比力宏还惨:茶颜悦色翻车的背后,暴露出4条职场人性的深刻道理…


作者:大谦
原创:大谦聊职场(ID: daqianlzc)
前几天茶颜悦色的事件,相信大家都听说了——
公司老板因为员工工资问题在7000人的员工群里和员工互怼,老板没吵赢,还亲自打电话让员工离职,最终捅上热搜,老板出面道歉。

据统计,聊天截图经社交网络发酵后,微博话题#茶颜悦色员工吐槽月薪不超3000元#引发了3.8亿的阅读、1.2万的讨论,#茶颜悦色#话题的阅读量则已经超过了10亿。


纵观整个事件,我认为这件事至少从4个层面教会我们一些东西。姑且在此妄言,如果觉得有帮助,可以分享扩散。毕竟越到后面内容尺度越大,可能得罪一些人,随时会被下架。
01
首先是第一个层面——
在事件发酵的过程中引出了关于“员工到底要不要感恩公司”的讨论。
其实这背后体现的,是一个简单的供需关系。
在很多年前的固有观念中,工人是弱势群体。企业创造了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给了员工一口饭吃,因此在那个时候,多数人认为应该感恩公司。

但当下,随着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但凡不是身体和智力有问题,至少到哪都能有个活干,因此企业有逐渐向弱势群体变化的趋势。
在不缺工作的情况下,员工并不会感恩所有的企业,只有在万千企业里面脱颖而出的那些好企业,才会被员工感恩。
而那些优秀到爆表的员工,还会有公司高层反过来感谢他为企业创造价值。

所以,茶颜悦色事件教会我们第一条道理是: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你要还是不信,就想想分别在疫情初期之下和现今在双减之下的教育行业,以及之前的P2P行业。
02
接着说说第二个层面:
员工应不应该和老板共情?
首先,我在这里旗帜鲜明地表达,不应该。即使是共情,也要有选择性地共情。
企业用工资换员工的劳动时间,这是对等的交易关系。员工领取工资,对应地做好岗位相关工作即可,老板拿走发完工资后的利润大头,自然要对公司的整体状况负责。

高风险对应高收益,员工自然不必对企业的萧条和亏损感同身受。
能赚钱的时候把利润全拿走了,亏钱的时候让员工跟你共克时艰?这是妥妥的道德绑架。
基于这个道理,员工一定不要被企业的价值观词汇洗脑。毕竟,把赚钱排在提供社会价值前面的企业还是占绝大多数的,那些标榜用户至上的企业,究竟有几个是真的用户至上的?

什么是企业价值观里说的梦想?什么是你自己的梦想?身在职场要搞清楚这个,从而才能有自己的独立站位。
所以,茶颜悦色事件教会我们的第二条道理是:所有劳动纠纷,本质上都是分配不均的阶层斗争。
员工和老板并不是天生的敌人,但员工和资本是。
所以,别轻易跟你的老板共情。
03
然后聊聊第三个层面,也就是老板让员工辞职。
怼不过员工就让员工辞职,这老板手段真不怎么样。但是这恰恰说明,老板对员工有降维打击的能力。
顺老板者不一定昌,但逆老板者一定会亡。说不过你,我还开除不了你?对吧,游戏规则都是我定的,玩不过了随时改规则就行。

就算我迫于压力道歉了,知错认错就是不改错,该压榨员工还是可以压榨,想开除员工还是随时能开除。
所以,职场的真相,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降维打击和避免被降维打击的能力的过程。
一方面你要提升专业能力,让自己更好地胜任岗位,从而当打击来临时有更多退路和选择余地;另一方面你要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辨别能力,懂得迅速远离奇葩公司和无能老板。
所以,茶颜悦色事件教会我们的第三条道理是:你不仅要有胜任工作迎难而上的能力,也要拥有随时随地炒掉老板的底气。
04
最后来分析一下第四个层面,也就是上热搜后,茶颜悦色老板的道歉行为。
一开始这些个老板不是很嚣张吗,为什么后来道歉呢?
核心在于一个外因和一个内因。
先说说外因——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得罪员工就是对公司口碑的损坏,而同时得罪几百位员工,某种意义上,就是得罪了企业的一大群潜在用户。

再者,纵观绝大多数行业的发展,你都会发现一个趋势:
一开始是蓝海,然后是成长期各企业的互相竞争,再然后到几大巨头鼎立的格局。
而最后,往往会因为巨头之间的不正当竞争或是某巨头统一后垄断,导致该行业最终被国家规范化接管。
一个行业由资本驱动变为规则驱动,是发展的大势,所以没有哪个老板敢公然逆势而为,否则都是凉凉。
接着来说说内因,也就是人性阴暗的真相——
这个世界有两套准则。一个是不择手段的利益,一个是光明正大的仁义道德。
聪明的资本家们,都不会用第一套规则去要求别人完成第二套规则的事情。
相反他们往往披着仁义道德的外衣,高明地利用两套准则之间的一致性,去做表面上看起来仁义道德,背地里也能让自己获得利益的事情。

高手们往往以第一套规则作为手段,从而达成第二套规则的目的。
所以,千万不要只用第一套规则看人,而是用第二套规则分析背后的本来面目。
就拿茶颜悦色这个事件来说,老板道歉了,说自己一时冲动说错话。
但他发自内心想道歉吗?并不。
那又为什么道歉呢?道歉表面上是仁义道德,但背地里是利益,因为道歉可以挽回口碑,让事件停止发酵,从而减小舆情损失。
老板道歉了,内心就真的就重视这些打工人的利益了吗?并不,相反他内心还会十分痛恨这些人。

所以,遇到事情千万别只看表面的仁义道德,要用利益分析法,把不同的利益各方分析出来。
然后再去分析:谁的行为增加了哪一方利益,损害了哪一方的利益,被增加利益方,就是同一阵营方,被损害利益的一方就是敌对方。
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这套规则就永远不会失效。
所以,茶颜悦色事件教会我们的第四条道理是: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当然,明白这些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厚黑,而是要学会做一个有心机的好人。
“一个好码头,狗屎都卖钱”。这是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曾经说的一句名言,如今,相信他也正在为这句话付出着惨痛代价。
好了,关于茶颜悦色这件事,就给大家聊到这里,如果觉得有帮助,可以关注一波。

©大谦,前500强名企运营专家,多家知名求职平台合作导师,已帮助1000+学员斩获心仪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