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四个特殊节气:谷雨、大暑、霜降、大寒
我们都知道,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四季也分五行,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但是土没有对应的季节,那就按每个季节有90天来算,前72天是各自的季节对应的五行,后18天就是属土的。既然每个季节的后18天是属土的,那么就有四个节气属于五行的土,它们分别是:谷雨、大暑、霜降、大寒。
那么这四个节气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一、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二、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三、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四、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
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
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属木,谷雨属土;
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属火,大暑属土;
秋季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属金,霜降属土;
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属水,大寒属土。
也就是说,每个季节的前五个节气属于各自的季节对应五行,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节气属于五行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