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lebots2021 第13集 赛后分析汇总 16进8

剧透警告?
照例,勘误补充之类请划到评论区。
————————
(5) Uppercut vs (21) Riptide
呃,热烈欢迎Riptide成为第一个面对Uppercut毫发无伤的机器。

来源:
Riptide自由问答:r/battlebots/comments/tvvnyo/team_riptide_ama_big_flips_big_hits_flying_ducks/
(6) RotatoR vs (11) Tantrum
Tantrum本场卡住两次,第一次通过复位器(“双手”)撑地脱困,于是第二次卡住的时候RotatoR开始疯狂朝着双手输出,而不是静候KO倒数。应该是非常合理的策略,不过Tantrum还是太硬了……RotatoR没翻过来时,Tantrum的侧面护甲够硬,而且轮子藏在机身里面;RotatoR翻过去之后,架高的武器虽然对Tantrum的转鼓有了一定的威胁,但可能有角度的问题,也可能是运气使然,Tantrum没有像去年打Fusion那样武器歪掉。

导致Tantrum卡在角落的是滑落的武器链条,以及机身底部帮助贴地的磁铁。Tantrum打掉自己链条的那一下对RotatoR的斜铲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固定用的螺母绝大多数都被切断,因此RotatoR的斜铲也看起来摇摇欲坠,后来在维修区花了三个多小时才把打断的螺丝全拔出来。
等等,那为什么Tantrum最后还能刚好把RotatoR打出场外呢?原来掉的链条负责的是武器的移动,链条没了之后,武器开始在斜轨上自由活动(有点像高中物理题),伸出还是收回全凭驾驶。最后的那一击也是武器刚好掉出去,完成了KO。我现在才确定,本场是绝对的经典。
来源:
Tantrum/Blip总结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XCmB2DTYM
(7) Blip vs (10) JackPot
打完Tombstone之后,JackPot的机身受损严重,心形武器被打坏,一块电池露了出来,但是电路却没有受到影响。自从去年在赏金赛被Deadlift给KO之后,JackPot就养成了每场之前都把电子器件换到另一个机身的习惯,以免任何累积的残渣和磨损造成下一场的失败。
但是这些似乎都不够打败Blip……虽然JackPot也对Blip造成了她本季最严重的一次损伤。Blip的武器操作员选择直接朝着JackPot的转刀发射,于是就这样了。与此相比,即使是武器可以打到自己机身下方的Lock-Jaw也没打出类似的口子。

来源:
Blip/Tantrum总结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XCmB2DTYM
JackPot社媒:https://www.facebook.com/JackPotBattleBots
(18) Black Dragon vs (31) Hydra
本场Hydra的行驶是有问题的(他们的赛后视频里顺嘴提了句只能倒车,不过我不是很信),而Black Dragon的十几次失败的冲锋大概奠定了结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位裁判的裁决评分都是6-5,但每一类的给分完全不同……这大概又是一个BB需要改进的地方。

但是这场也没什么好说的了,Black Dragon不知道为什么选择了全场莽送,他们不发总结,我们也看不到里面受了多少损伤。Hydra也没发太多实质性的东西。最大的干货反而来自Skorpios……他们上周左右专门从加州飞到威斯康星拜访了Whyachi,见识并体验了他们彪悍的行驶测试系统(底盘上面放一个椅子,自己坐着开),也了解了Hydra维修的一些诀窍——比如Hydra有一个专门适配的支架,可以稳稳撑起机身并翻面,让Jake一个人也能高效维修。

另外我们还能看见Hydra液压系统分拆开来是什么样子:


来源:
Hydra赛后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aYfA1kaiw
Skorpios拜访Hydra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CTM8kfQjk
(8) Copperhead vs (24) Witch Doctor
Copperhead的机身和许多元器件好几年都没换过,本场终于……还是没遭受任何严重的伤害,并且结束之后还能正常运作。毕竟,Copperhead的框架厚度和Witch Doctor的武器刀片厚度差不多……

按理说,Copperhead那么大那么重的一个转鼓和Witch Doctor对刀时应该非常占优势才对。直径更小、高度更低的鼓最适合对着转刀来一发釜底抽薪,像开场第一下那样直接把Witch Doctor怼翻才是常态。

不过之后的对刀里,Copperhead转鼓转速没有达到最高,可能这导致Copperhead反而先被Witch Doctor的高速刀片刮倒。之后Witch Doctor没有打Copperhead的轮胎,而直接选择打屁股,这也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Copperhead的屁股比轮子怕打得多。

但是被Witch Doctor打屁股时,Copperhead已经翻过来了,因此并没有被打到很重要的部件,赛后Copperhead的电路毫发无损。如果打到的是另一面的话,反而有可能伤到开关。


至于为什么KO,目前Copperhead并没找到明确的原因。在检查时,他们发现一侧行驶的电机里面进了许多碎屑,很可能是电机内部的磁铁吸过来的,这些碎屑卡在了电机和固定装置之间,让它转不起来。另一个行驶电机没找到问题,简单清理掉残渣后又能照常运作,非常玄幻。又是体育赛事的不可预测性。

嗯就是这么结实的一台机器,一台第七季可能都还是不需要新造部件的机器(Copperhead还有第二个机身,但是基本没怎么用),在排除了许多有过的问题之后又栽在了另一个奇怪的地方。不过队长要换了,因为现任队长感觉把每年的假期全花在BB上争取每届一共不到一小时的上镜时间然后还要全年花自己的时间去发赛后总结视频很不划算。不怪他……

Witch Doctor打得也不是很顺风顺水。虽然赢了,但是消耗可能也更大。自从把武器电机挪到里面之后,电机和支撑电机的板就经常弯掉。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缺口太宽,所以中间会被武器攻击时的反作用力逐渐弄弯。解决方法倒是简单,Witch Doctor队加了一个固定用的框架,希望能抵御一些冲击。


更恼人的是,电机也会跟着冲击而弯掉。如上图所示,电机被两边的紫色环围绕着,以便固定在机身框架上。当框架弯的时候,这些固定环也会带动电机受力。受力的电机如下图所示,经常会出现变形、磁圈爆裂等故障。打到现在,Witch Doctor基本是每场都要消耗掉一份电机,到现在已经用光了储备,还好赞助商及时提供了一些货。

本场之后,Witch Doctor重新设计了电机的固定环,希望能通过环自身的形变来减小对电机的损耗——当然这也是赞助商帮忙造的,队伍直接把赞助商代表拉进去一起重新设计了一个环。

下一场,Witch Doctor外表上看上去不会有太多变化,但是内部的改进可能可以带来一些优势。拭目以待吧……
另外,Copperhead本届没能在赏金赛出现,原因是16进8录制时已经错过了报名。
来源:
Witch Doctor总结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5fK6YgSyjY
Copperhead总结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iCHx11dSu8
社媒:https://www.instagram.com/p/CbxxAryOGH3/
(4) SawBlaze vs (20) P1
节目里提到P1在装甲底下垫了一大块塑料,这也帮他们保护了内部的各色器件没有像HiJinx那样被险些打坏。但是顶板被打歪了,所以维修时移除它的过程很麻烦就是了……
这场应该是P1最占劣势的一场。P1和Whiplash本届都是舍弃武器换取结实的机身来挣控制分的机器,但和SawBlaze抢控制分……很难。胜负一开场就分出来了,谁贴地谁占优势。SawBlaze一开始就打中了P1的行驶,接下来甚至不用卖力使用武器就能赢。

因为评分标准不利于控制系机器,这届之后,P1队伍宣布将会暂停使用P1参赛。他们会造一个有武器的机子,并且要花一段时间去做一个有着比竖转更有意思的武器。(如果造了个放大版Starchild的话我和负责脱困的工作人员都会疯)

来源:
SawBlaze社媒:https://www.facebook.com/SawBlazeBattlebots
P1社媒:https://www.facebook.com/AberrantRobotics
自由问答:r/battlebots/comments/ttsmsv/ask_p1_anything_not_an_april_fools_7pm_et_4pm_pt/
(P1在赛后总结网站时使用的名字是P1 LM,LM指勒芒)
(3) Whiplash vs (14) Cobalt
重要的话说前面:本场实际情况和节目里展示的完全不一样。
首先,双KO的情况发生前,并不是Cobalt全场占优——附加赛全片放出后,我们都能看到实际上发生了什么。Whiplash抬起来了Cobalt三次, 但最后一次抬完后自己前叉卡进了Upper Deck(这玩意底下有正常人看不见的缝隙,谁想得到)。Cobalt之后抓住机会也打了Whiplash三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判决是分歧的。

上图是导致Whiplash卡住场地的第三次进攻,之后Cobalt才抓住机会第一次打到Whiplash。下图是Whiplash第一次进攻。

其次,这个结果严格来讲不算是双KO……Cobalt第三次打完Whiplash之后稍微退了一步,结果先卡在了碎片上。此时Whiplash左侧行驶已经出了很大问题,但驾驶员看不见Whiplash在哪,因此也不知道行驶系统受损,于是在尝试直行的时候,Whiplash反而开始原地转圈,一下子第二次卡进了场地(不过这次是铰链铲)。本来BB是要根据规则帮卡在场地上的Whiplash脱困的。Cobalt虽然卡在场地碎片上动不了,但很快就成功停止了武器的旋转,而不是像节目里说的那样一直停不下来。问题出在,Whiplash的一块碎片落在了Cobalt的开关上面,机器不能被关上。
如果Cobalt队员的叙述可信的话,这里有一个疑点。BB以前没有过在脱困前必须要通过开关来关掉机器的要求,但本场却不一样。还有,Cobalt的行驶和武器系统是连着的,如果关掉行驶系统的话,那武器系统也就一并关上了,但是BB方并没有采信……这是另一个奇怪的地方。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Cobalt的武器太厉害,不敢在不能确认确实完全关掉的情况下贸然行动,毕竟万一遥控器意外发送一个信号的话,后果都是灾难性的。但不管怎么说,最后的流程都要涉及到把机器搬出去,而且之前出现这种情况时也没有这么多顾虑……最后是Cobalt的队员上去拔掉电池的,或许这之后出于公平起见,比赛不能恢复。

最后,BB决定把本场拍成一个莫名其妙的双KO。倒数的镜头录完之后,三位裁判决定进入场地查看双方情况,以便给出更准确的裁决。最后,根据Whiplash所述,BB把Cobalt的电池拔了后才把机器抬出场地。虽然规则可能确实提到BB在这种非常罕见的情形下可以根据摄制安排决定是否重赛,但还是很奇怪。赢的Matt和输的Matt在现在讨论这件事时倒都挺平和的。

总结:BB在录制期间有这样处理的理由,这个没问题。但问题在于,BB历史上对类似情形的处理方式并不一致,这就让人不高兴了。之前的让队伍只打两场就进32强的做法也有类似的毛病。另一个让观众不满的地方是,为什么节目要撒谎,要说Cobalt没能停止武器?

(另外还有一种阴谋论的说法:Whiplash申请的时候有动能武器,但是没一场用到了,所以惹主办方不爽,4场里有两场都被剪掉……但这个说法自然不可能得到双方任何一方公开的支持。但Whiplash去掉竖转也是迫不得已的举动,竖转有用的前提是能铲起来,所以一直是一个占很大重量的添头的装置。有竖转的话,Whiplash的装甲会非常薄弱,Whiplash本届只会在面对Hydra这种控制系和弹射系的对手时考虑装竖转)
节目里还提到了Cobalt的武器花了五万五美刀,不过据设计者的澄清,这个价格只是估算的(“钴”算的)。实际上主要的花销是在材料上,因为这个转刀的合金之前从未在英国被打造过。如果只考虑一次性造用这种合金的一把刀的话,总费用5万多……听起来已经很神奇了。更神奇的是,队伍自身一分钱没花。不过现在可能类似的合金已经找到别的应用并且已经可以批量生产了,那样的话价格也会下降。
我们可能不会在正式节目上再见到Whiplash了,但是队长本月将首次在NHRL参赛,原因大概是因为终于毕业了。另外,Whiplash本届没有放弃转刀,本届正赛没有用到转刀只是因为对手全都有强力动能武器。
(我还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Whiplash成功得到了脱困的话,那Cobalt会不会反而被算KO?)
来源:
官方剪辑过后的比赛过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6ReuFodXs
Cobalt赛后贴:r/battlebots/comments/ttf8hy/whiplash_vs_cobalt_post_fight/
Whiplash赛后解释贴:https://www.facebook.com/FastElectricRobots
官方解释讨论贴:r/battlebots/comments/tuugdn/a_little_bit_of_explanation_for_why_whiplash_vs/
节目现场讨论贴:r/battlebots/comments/ttcszz/battlebots_2021_episode_13top_16_live_episode/i2xip74/?context=3
Whiplash访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IniTVZ2Iw
Cobalt转刀价格讨论贴:r/battlebots/comments/tx0w9c/cobalts_weapon_disc_costs_55000/
(1) End Game vs (16) Minotaur

发赛后总结的应该只会有End Game,但是到发布的时候他们也没发,只有一个赛前录制的视频。等发布了再移步评论区吧。
End Game虽然物理上承受了许多损伤,但武器系统和行驶系统在三分钟结束时毫发无损。这可能和他们对几乎每一个器件都会进行改装有关,为了让它们有足够的强度。
至于选叉子而不选别的配置的原因?因为Minotaur有两台机器,可以在其中一台上装叉子、另一台不装,等快到时间时再锁定配置。在不知道对方选择的情况下,End Game不敢选择铲子(因为会被带叉子的Minotaur直接贴地插进去),所以选择事先针对转鼓设计过的前叉是必然。可惜的是这次实战说明叉子的设计在细节上还是差了一点,但有了这次的经验后,下一次应该会更加顺利吧。

影响谁占优势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叉子的设计外,武器的大小和摆放、行驶灵敏度等大概都算。不过End Game应该不会改动武器位置了,目前的位置是针对横转和竖转的折衷。针对横转的话,End Game不希望自己的转盘先被对方打到(比如第五季打Bloodsport),所以除了加固耐打能力以外还要往前伸。但打竖转的话,武器越往后就越能留给前叉更多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搅乱对方的行驶,同时抬起对方,使得对方能被喂进自己的武器里,也使对方更难打到自己的机身。当然在Minotaur打弯了前叉之后,最后这两个打算都泡汤了。
来源:
Minotaur赛后图贴:r/battlebots/comments/ttlp6s/minotaur_vs_endgame_s06_aftermath_hope_you/
End Game自由问答:r/battlebots/comments/tut0xo/end_game_ama_battle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