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杰视帮】
每次小长假后,都面临着
一个工作状态的调整问题。
别看我们的老师一个二个
在镜头前都基情满满。
尤其假期后的周一周二,
明显能感到他们的疲态。
而表情包小编更是理直气壮,
在日报里面直截了当地总结:
“这两天,明明是坐着上班,
但就感觉特别累。”
要不是看你表情包用得好,
分分钟像调教秋水那样收拾你。
不过,这个问题不止在假期后,
我想很多朋友也有同样的疑惑: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的,
却还会感觉疲惫不堪?

网上有这样的说法:
工作一天后感觉疲惫不堪
是因为我们产生了职业厌倦,
每天的工作对自己毫无意义。
更是有人举出这样的
经历让我们无可辩驳:
十年前,魔兽世界黄金年代,
大部分男生应该都经历过
一杯泡面,五瓶可乐,
网吧里坐一夜的体验。
那会儿,可不觉得累。

五年前,英雄联盟全民电竞,
谁不曾为了白银1到黄金5
奋战到天亮?
那时候,也不会觉得累。

貌似和坐不坐着没关系,
只是因为这份工作,
才让我们疲惫不堪?

于是,就产生了这种消极的看法:
虽然我们出入着顶级写字楼,
但我们却隐约认为我们做着
一份前途渺茫的工作。
浪费了一天宝贵的年华,
荒度了最好年龄里的一天。
觉得累是因为你不开心;
而不开心,是因为
你骗不了自己的心。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就拿魔兽世界举例。
实不相瞒,我以前
也乐此不疲为了一件装备
在魔兽里一刷就是几个通宵。


为什么网游
如此令人上瘾?
因为它能给我们付出
的时间最及时的反馈。
打了一只怪,经验
一定能有一个数值提升;
练了一个通宵,资源
一定能超过不通宵的人。
网游用一项项数字
给我们付出的时间
赋予了意义。

不可否认,和无意义感对抗
是很疲惫的事情。
我们下班后觉得疲惫不堪,
确实和无意义感逃不脱干系。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
我们的工作是无意义的。
其实,我们时刻都在
给工作赋予着意义。
为了升职,为了赚钱,
为了不负他人的期待...

但是,这种意义是我们
高估了自己理性的表现。
这种表述与其说
是赋予工作意义,
不如说是麻醉
迷茫的自己的借口。
说回网游的话题,
大家知道我因为什么原因
脱坑了魔兽世界吗?
因为它开放了70级。
在那一刻,我意识到,
他人所赋予我时间的意义,
可以被轻易地否定。
即使在游戏中所向披靡,
当网线一拔,我依然是
那个一无所有的小美工。

我们应该去寻找,
由自己去创造一点真正
有意义、仪式感的信念。
拿电商设计举例,
我做一个商业项目,
意义是什么?
赚钱是目的,
不是意义。
为中国平面设计的进步
添砖加瓦是鸡汤,不是意义。
就我个人而言,
做商业设计的意义在于
检测自己设计的能力;
考验自己和运营、上级
以及甲方沟通的能力;
或者探究各行各类的
视觉喜好和逻辑导向。
说到底,是为了
未来创业积累经验。

虽然这种程度的反馈
不如网游来得简单粗暴,
但长期主义沉淀的回报,
远比短期享乐来得丰厚。
当把一件事情的利好
导向到自己身上时,
做事就会更有动力。
你看,人都是利己的。
就像一个公司里,
最勤奋,最有动力的
永远是老板自己。


此外,作为商业设计师,
我还有点额外的意见给你。
不要忽视你的情绪劳动。
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说:
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
还有一项同样艰辛的付出被忽视了,
这就是“情绪劳动(emotion labor)
涉及到人际互动的工作,
都面临着隐形的情绪劳动。

作为上辈子折翼的天使,
设计师们面临的情绪劳动
可不比体力和脑力劳动少。
设计师、运营、甲方、老板...
实际工作中,我们设计时间
很有可能只占工作时间的一半。
剩下的时间都
内耗给了与各色人群
的沟通解释中。
迫于社会角色的不同,
面对各种质疑,我们往往
只能去妥协,去修改。


这就导致了我们的
情绪被分割成了两面:
情绪感受和情绪表达。
情绪感受是指我们真实
感受到的情绪;
情绪表达则是指我们
实际表现出来的情绪。
我们所产生的真实情绪和
我们所表达的社会情绪存在
一定差距,甚至截然相反。
久而久之,这种落差感
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生活,
我们很容易就会面临着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式的困境。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我们只能从问题根源出发。
1.改变情绪表达
很简单,戴上面具,假装开心。
但这种行为意味着我们的付出,
上文也说了,人是利己动物,
付出就会期望回报。
然而现实经验告诉我们,
这种戴上情绪面具的付出,
是不会获得相应回报的。
所以,成熟的处理方式是:
改变情绪感受。

2.改变情绪感受
简单来说,就是
自我说服,自我和解。
面对任何事情,坏情绪
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自我催眠,
但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改变社会,
我们也不能脱离社会。
那么,唯一的办法
就是适应社会。
具体的行动方式
就像我上文说的:
为自己的行动赋予
利好自己的意义。

希望你工作顺心,生活愉快。
这不是客套,是一种境界;
是一种妥协,
也是一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