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4.5代战斗机概念F-36“王蛇”
美空军参谋长CQ布朗在2021年2月说过美国要研制一种“四代半/五代减”战斗机替代F-16,从字面意思看它的隐身性能达不到标准五代机的水平。之后“另类航空”出版物《Hush Kit》设想了F-36“王蛇”中型战斗机,它的俯视图看起来像F-16XL验证机,使用双三角翼布局,不同的是插在主翼上的外倾双垂尾替代了后者的单垂尾,安装DSI进气道,锯齿形尾喷口,座舱盖前方有光电球。DSI进气道已经在F-16DSI技术验证机上验证过,实际上除了垂尾,其他部分就是F-16的各型验证机拼接出来的。因为它是4.5代战斗机,所以没有弹舱。









如果该机要加强挂载弹药时的隐身能力,可以学习之前美国制造的F-18“先进超级大黄蜂”挂载的隐身武器吊舱、F-35的SUU-96隐身挂架+LAU-151倾斜近距空空导弹发射滑轨、KF-21“猎鹰”的半埋挂架或者F-15SE“沉默鹰”的保形武器舱兼油箱。不过“先进超级大黄蜂”和“沉默鹰”都被放弃了,应该是隐身效果不够明显,抵消不了挂载量缩水带来的损失,所以美国的4.5代战斗机估计只是外挂弹药。





F-36这种F-16大改实际上意义不大,我认为如果美国的4.5代战斗机是在F-16的基础上改进的,那么很可能就是使用DSI进气道的F-16,类似歼-10C,遮蔽发动机叶片减小正面RCS就行了,无外挂正面RCS值在1-2之间应该可以做到(作为对比,EADS MAKO/HEAT隐身教练机公布的正面RCS值小于1)。

如果美国空军采用“五代减”而不是“四代半”的思路,可以用低配F-35A,不用吸波涂料,一些不涉及结构的昂贵机身复合材料替换成铝材,EOTS和EODAS删除,学习苏-57使用光电球和光电瞄准吊舱替代。这种方案能与F-35A大量通用零件,保留了弹舱,在空战内置挂载时有接近苏-57的隐身性能;在对地挂载时就当成4.5代战斗机使用,不考虑隐身,野兽模式。
我国未来的舰载战斗机是由歼-15和歼-35搭配,两者分别是重型机和中型机。如果未来要像美国那样用中型机统一舰载战斗机,那么全部采用歼-35的路子不通,因为歼-35的弹舱挂载量有限且难以内置大型弹药;而且我国没有F-18E/F这种双发中型四代(三代)机,根据上面的“五代减”思路研制低配歼-35是一条路子。
虽然不清楚歼-10J舰载战斗机的研制过程有什么波折,但个人认为歼-10这款单发中型机在航程和挂载能力上的劣势对于舰载机而言难以接受。未来应该不会有单发中型战斗机上舰。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