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艺术名家——杨继承





展卷细品,杨继承先生笔下的花鸟,取象于平中见奇,淡中见雅,运用条幅与方形的构图,使其韵味无穷。看他的作画,很强烈的感觉到用线的流畅、柔和、霸气和俊美,时时透出一股灵气。在花与鸟之间,点缀着或黄、或青、或深、或淡的枝叶,在静与动之间,呈现出一片平静祥和的气氛。他笔下的花鸟可谓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构思巧妙。


杨继承先生牡丹画作,枝茎,画枝或色或墨健劲有力,穿插得体,有疏有密。花瓣丰富多变,分明清晰,滋润融洽。为了使画面稳定而脱俗,采用水墨画叶子,压住火爆局面,取得视觉上色彩平衡,用色时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多种笔法并用,使得画面“艳而不俗”,富于变化。所以他的牡丹苍劲厚重,健实朴茂,有书卷气,令人印象深刻。在他笔下,牡丹尽显王者风范,妍雅秀润,格调高逸;百般娇姿,千种风情。让您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唱“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之境。


杨继承先生将绘画所表达的情怀融入墨彩的内涵之中,成功地创造了东西方韵律结合的新图式和中国经典绘画的审美新规律。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他们在生产实践中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这是就整个人类活动而说的,那么绘画艺术作为一种专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艺术产品,就更应当按照美的规律而创造。


杨继承先生在墨色上,藤枝巧用枯墨,藤叶虚实相生,五色墨韵,浓淡干湿焦层层相映,次第开合,飞仪多姿。而作为画面的重要部分,其藤萝花朵的设色,则是用深浅不一的紫色写间祥瑞气象,各以钛白,层层晕染出紫萝花瓣,白笔蘸紫韵,笔锋裹白粉,持笔呈侧锋,左右翻花瓣,花丛由上至下,颜色可谓逐渐变深,宛如二八佳人,分花约柳。细细品赏,可谓是墨韵酣畅,用笔细腻,线条流畅,功底深厚,全然是一幅可装饰,可收藏,耐品味,耐欣赏的丹青妙作。



杨继承先生的画在立意上。它不是简单地为了画花绘鸟,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物象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实,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杨继承先生画梅主张创新,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他画的梅花,不论是红梅、白梅、黄梅或是绿梅,都枝繁花茂,色调饱满,淋漓腴润﹔画中老梅,古拙苍润,横斜奇纵,潇洒出尘,体现了我们的时代精神,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在画梅中营造了自己的学术支撑点,找到了真正的文化元素,有自然的灵性体现。因此才使作品具有震撼,折射出顽强的生命光彩,达到了振奋人、激励人、启发人的大美效果。




及书画技艺,更如做人之风格,杨继承先生画中突兀笔异,妙趣天成,但详视其筋骨,皆有四君子之魂。观其所画之梅,看似老干苍迈,毫无生趣,然新枝吐蕊,花灿傲雪,生机盎然,梅魂已跃然纸上,呼之即发洋溢万物竟春之息 ; 观其所画之竹,节节分明,叶叶滴翠,宛若长成君子,高风亮节不过如此而已,竹魂早入心田,使人凛不可犯 ; 观其所画之兰,香气早已入怀,芳魂令君泰然相偕入画,意境如诗如歌,曼及悠远 ; 观其所画之菊,不失恬雅大气,意在不争奇斗艳,而恰独具风骚,秀菊之魂,自在其中,给人遐思,直入化境。


杨继承先生的山水画作,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皆若风骨外化、灵性活现,又似云蒸霞蔚,气象升腾。蓦然感受到:生命在律动,自然在游走,真与善、灵与魂,在参差渗透,竞相净化,身心如沐春风,心田如饮甘霖。
凡有灵魂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绘画亦同道长练功,得天地真气者得真功,这个真功除了苦练还需有天赋,二者缺一不可。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杨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