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均衡之道-T80

在前段时间,本人测评了很多中低端器材,事实上抛开测评本身,我并不常用中低端器材,一是不耐用,二是我时常参与竞赛,对击球质量有需求。这一期器材的文章回归我熟悉的品牌——蝴蝶BUTTERFLY。

其实蝴蝶的胶皮和底板,我算是很熟悉的那类人。因为他们旗下的内置、外置、顶级旗舰套胶,中端业余套胶我都用过。而这期带来一款蝴蝶产品线当中不算很流行的套胶——Tenergy 80。众所周知,在国际乒联禁止使用有机胶水之后,蝴蝶曾经的王者套胶Bryce和Sriver相继走下神坛。取而代之的是蝴蝶全新的T系列,05名满天下,64也很多人反手的不二之选,唯独80在前两位光芒的掩盖下,显得不那么耀眼。可生涯中后期的张继科、刚出道的樊振东、日本的水谷隼都曾是T80的使用者。蝴蝶官方对T80的描述也是极尽赞誉之能事,说是综合了05顶级旋转和64顶级速度的一款全能套胶。


我打过广州器宗的D80和T80,分别在不同的蝴蝶外置底板打过。而我自己现在也打T80。业余中流传着T80吃发力,难打出威力的传闻。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在之前反手还没熟练的时候打T80和D80感觉确实难打,海绵感觉很硬,出球的质量也不是很综合,就是比较快而已。之前与半专业的对打中也是感觉D80击打很爽,借力一流,旋转并没有综合05的感觉。

我自己用T80打一段时间之后,感觉打这款套胶需要对涩套比较了解,打磨结合的击球方式需要熟练。初上手的感觉是硬,80号胶粒型号的胶面确实比05和64胶面更加韧,而且硬度有所提升,加上spring sponge海绵的加持,整体套胶的硬度感受十分明显。在攻球的时候,借力打力感觉十分扎实,配合蝴蝶vis在反手方面的优势,整个反手攻球出球十分凌厉,对于反撕和弹击这样的技术能够很好的提供爆发力。
开始反手拉球之后,感觉T80的出球脱板会比T05更快,弧线其实和05差不多,低平中带有一点弧度,落点比较靠近底线,套胶的支撑力很足,没有05那种肉的感觉。相对而言吃球也没有05深,吃球的程度比较依赖个人的发力水平。在中远台动作做充分之后,出球的质量非常综合,速度和旋转才能联合体现。
反手控制方面,T80确实稍逊一筹,虽然也有清晰地手感反馈,但是较硬的套胶在控球方面显得不那么敏锐,容错性不太好,如果控球手感不好的人,用T80很容易冒高或者搓个不转球给对面,因为没吃住球。在搓和摆这种控制类的技术上面,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掌握它的摩擦特点。
反手拧拉是这块套胶最大的优点,较硬的套胶反而更容易拧拉出球,大概是手腕内旋之后拧出去的那一下爆发力足够T80吃住球,个人感觉T80拧拉很容易起球,但是不发力想要挂一板或者蹭一下都很难起球。这是有别于05在拧拉方面的表现。

整体感觉T80其实没有业余圈传的那么恐怖,但是想要打好这块套胶确实需要你本身反手技术比较熟练,而且对涩套有较深的体会。我自己的体会是T80的优势在中远台,相持的时候能够给对方强大的压迫力,而在近台控制方面,T80显然不如那些软套胶好使。如同其他任何一款套胶,总会存在特长突出和全面均衡的矛盾,没有十全十美的器材,只能是自己根据自身需求和能力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