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图馆】持枪与否——英国警察的武装化历程(一)
本期作者:Oswald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多年以后,大卫 · 沃姆韦尔在面对那只瞄准他左眼并打出致命一枪的九毫米卢格手枪时,准会想起他作为一名临时警探初入警界的那一天的情景。他闭上眼睛,扭过头去,想挡住那不可能抵挡的东西。随着一声枪响,所有大卫·沃姆威尔曾想过、爱过的事情,全都顺着他眉间的弹孔流了一地。
当大卫 · 沃姆韦尔警探倒在血泊之中;其余两名警员中的克里斯托弗·海德探长最先回过神来,试图逃离,却被从背后打中一枪,应声倒地。正当凶手罗伯茨试图近距离对海德探长进行处决的时,他的卢格手枪却卡膛了。另一名凶手杜迪从后座拿出了一只韦伯利点三八型转轮手枪向着最后一名正坐在巡逻车中的杰弗里·福克斯警员连开三枪,不得不说,杜迪的枪法着实差劲。前两枪均打空了,最后一发跳弹击中了福克斯的太阳穴。福克斯下意识的踩下油门却辗过了海德探长的头部并撞上了路灯。三名凶手仓皇而逃并于三个月后被警方陆续逮捕。


于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一日发生的布雷布鲁克街惨案(Massacre of Braybrook Street或称谢泼德布什惨案)对于整个英国警界来说不亚于一次地震:三名伦敦警察厅的警员在一次日常巡逻中在位于伦敦西部的布雷布鲁克街(临近皇家沃姆伍德 · 斯克鲁布斯监狱)盘问一辆形迹可疑的蓝色史丹德厢型车时被三名凶手用手枪当街射杀。

这起案件同样也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既有针对犯人的量刑问题(英国于当时不久前废除了死刑仅保留无期徒刑);更有警方是否应提高武装化程度的争论。

在不少国家的民众的印象中,警方针对恶化的治安采取提高武装化程度以解决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过英国人可不就这么想了。在英格兰,关于警方武装化这一话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争论的热点 ,因为警界高层希望部队保留英国警察的低武装化传统或是像“迪克逊",通过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而并非通过武力。

早在伦敦警察厅自一八二九年成立初,其创始人内政大臣罗伯特·皮尔爵士(Peel, Sir Robert)就制定了低武装化的原则,这位保守党出身的爵士对他的“低武装化原则"是这样解释的:“新警察本质上不过是身着制服的平民,他们要以维持社会治安和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要以遏制和谈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动用武力。"此举更多意在消除民众对新警察的恐惧,因为自二九年十月初,这帮身着蓝制服的新警察就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谩骂、指责:底层民众指责他们是“蓝魔鬼"、“蓝龙虾”、“皮尔手下的暴徒”而更具幽默感是社会名流们则不无讽刺的将他们称为“新模范禁卫军”、“les gens d’arme”(即宪兵,宪兵在当时一度被英国人视作专制的象征)。

受此影响下,新警察被限制携带利器和枪支,仅随身携带的一只摇铃(后改为警哨)和一只木质警棍藏于外衣里,给人以文职形象。但是继承了他工厂主父亲那未雨绸缪的性格的皮尔爵士仍授权警察局长**********,以备不时之需。事实上所有警员均有持枪资格,但如若想使用枪械都必须接受上级领导的批准,事实上这种做法在现代许多国家依旧流行。但这种做法最终于一九三六年的一次警务改革中被取消。


很快,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入室盗窃(其实与其说是盗窃还不如说是入室抢劫)是伦敦警察厅最头疼的问题,这类案件在郊外的富人区的有钱人夏天外出度假的时节更是高发,故而夏季也被称为“窃贼季”(Burglary Season)。这些“入室抢劫者"通常携带枪支、刀具,但郊区警察却往往得不到枪支,即使有也不过是日显陈旧过时的燧发手枪,不少警员因此因公殉职。在公众呼吁下,伦敦警察厅向皮尔爵士提出大规模持枪申请,并决定向警员********。

很快,约六百二十只博蒙德-亚当斯转轮手枪(Beaumont–Adams revolver),在芬尼亚主义者(Fenian,早期爱尔兰独立运动主义者)的炸弹威胁下,被军方从伦敦塔桥的军备库中紧急临时转交给警方。在芬尼亚主义者被悉数剿灭后,这批转轮手枪又被军方所收回。然而好景不长,在两名警员于一八八四年在城郊被人杀害后,伦敦警察厅最终下定决心决定采购一批当时采用全新设计的韦伯利斗牛犬转轮手枪,(British Bull Dog revolver)以用作配枪。伦敦警察厅也陆续给警员相继配发了少量的双管猎枪、运动步枪以适当地增强火力。



一八八七年二月十八日,亨利·欧文为了鸣枪警告火情成为第一个在执勤时使用转轮手枪射击的警员。
在一九一一年的斯特谱尼之围(Siege of Sidney Street)中(又称为拉脱维亚-斯特谱尼之围这是一场警方和军方与拉脱维亚流亡者在伦敦东区爆发的大规模枪战)仅携带转轮手枪、双管猎枪及发射点二二BB弹的莫里斯运动步枪的伦敦警察厅警员在装备着自动手枪(毛瑟C96、德雷塞M1907)拉脱维亚流亡者们面前丝毫不占上风。毕竟对于经常遭受沙俄市政警察拳打脚踢、甚至直接遭到哥萨克骑兵冲击的拉脱维亚犹太人而言,这种要求警员采用最低武力限度的警务原则和尽量避免枪支的执法传统显然是大英帝国绅士们一厢情愿般的矫情。很快,警方不得已向军方请求支援。此次事件中共有三名警员殉职。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警方首次在伦敦请求军事援助以应对武装对峙,这同样也是第一次新闻界用摄影机完整地记录下了这次街头枪战的全过程。



警方的火力不足又一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警方也被自动手枪展现的惊人射速而震惊也因此,同年晚些时候,伦敦警察厅购买了近一千只韦伯利自动型转轮手枪及用于发射点三二特种弹的韦伯利半自动手枪。

到了三十年代,时任伦敦警察厅局长的特伦查德勋爵(Hugh Trenchard )决定按辖区规模发放配枪:向每个地区总局发放十支手枪并配备三百二十发子弹,向每个地区分局发放了六支手枪并配备一百九十二发子弹,向每个分驻所发放了三支手枪并配备九十六发子弹。警员们被规定只有在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后并具备使用枪支的正当理由才能批准持有和使用枪支。

未待完续~~~~
参考资料:
Specialist Firearms Command
Shepherds_Bush
Crime in Victorian England
https://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081107220129/http:/www.met.police.uk/history/timeline1829-1849.htm
Beaumont-Adams revolver
Gallery gun -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