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易大郎结拜鬼妻,生得优秀儿子日后拜将封侯!

明朝时期的陕西西安府有一位官员姓易,与一位同乡姓朱的官员,关系非常要好,两家的夫人都怀孕了。
易大人和朱大人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宴席,在酒桌的兴头上聊起这个话题,决定给两个未出生的娃娃指腹为婚。
依照当时的风俗,他们互相割掉彼此衣服袖子的一角,交换着珍藏起来,又写下了立誓的文字契约。
后来,朱大人因为纳谏,忤逆了皇帝,被降职,发配到四川泸州就任,而易大人则因为政绩卓越,调任到京城做了大官,两位多年的挚友就此分别,各奔前程了。
此时,易大人家生了一个儿子,听说朱大人家生了一个女儿,但是因为相隔千里之遥,无法再履行当年签订的娃娃亲誓约了。
朱大人家搬到四川后,因为水土不服,家人们相继患病去世了,没过多久,偌大的一个家族就死的只剩一两个人了,剩下的人依靠着四川亲戚的接济,才把朱大人全家的骨灰运回了家乡西安,埋葬在荒郊野外。

在京城当官的易大人,因为参与朝中纷争,被降职调任回老家,没过多久,也在西安去世了。
易大人的儿子易大郎,已经渐渐长大,精通武艺,善于骑射,经常喜欢和同伴们一起策马追逐。
有一天,他正在和同伴骑马较量,忽然从草丛中跳出一只兔子,易大郎看到后,舍弃了同伴,挽着弓箭掉头就去追逐兔子。
他追到一户人家的门前,兔子突然就不见了,抬眼一看,这竟然还是一间大宅院,从院子里走出一位衣着体面,器宇轩昂的老者,看起来就是士大夫阶层的人,一副当官的模样,
老者仔细盯着易大郎,问道:“莫非你就是易家公子?”
大郎见老者认识自己,立刻下马作揖行礼,老者也热情的挽着大郎的手,将他引进院子里,吩咐仆人置酒款待,酒过三巡后,易大郎询问老者的姓名。
老者微笑着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叫人拿来一个匣子送给大郎,打开看后,里面有一块衣袖角,文书一封,还盖着合缝印章的半边,文书上写的内容是,关于朱家,易家立下的娃娃亲誓约,还有朱大人,易大人各自的亲笔签名。
易大郎仔细看后,认出是自己父亲的笔迹,顿时泪水噙满了眼眶,这时只听见有人叫:“夫人和小姐来了!”大郎抬眼看去,只见一位雍容华贵的年老妇人,和一位身姿婀娜的年轻女子走上前厅,那女子生得如花似玉,楚楚动人,是世上绝无仅有的美人。
老者指着女子对大郎道:“这位就是小女,当年令尊为你定下的娃娃亲,就是要将她许配给你的。”
大郎拜见了夫人后,礼貌的对长者道:“我也听过这件事情,婚姻大事皆由父母做主,只是还没找媒人上门求亲,聘礼也没准备呢!”
老者道:“我们当面亲自签订的誓约!哪还需要什么媒人,那些繁文缛节,更加不用计较,公子如果不嫌弃,今天就可以留下来拜堂成亲,还请不要推辞。”
其实大郎第一眼看到年轻美人的时候,就已经意乱情迷了,当然是求之不得。
女子随即进屋梳妆打扮,稍后两人就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仪式,当晚就入了洞房,两情相悦,好不快活。
甜蜜的生活容易让人忘记时间,大郎一住就是几个月,竟然忘记自己还有家。
有一天,他询问新婚妻子道:“那天骑着马很快就追到了这里,说明我家离这也不远,要不一起去我家看看?”
女子听说后就告知了父母,老者和夫人却坚决不肯,大郎就疑惑的问女子:“为什么岳父母不允许我回家呢?”
女子流着眼泪道:”那是怕你一去不返了啊!
大郎惊讶道:“这是什么话!我家里人还不知道我在这,最多回家说一声就回来,一天之内就可以完成,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女子只是低着头哭泣,但是却没有答应,大郎见她很为难的样子,也就不说话了。
又过了一天,大郎道:“我的马闲了很久,长期不骑,怕它认生了,我骑着在门口转一圈就回来。”
女子的家人就同意了,大郎走出院门,骑上马背,对着马屁股连挥数鞭,一口气就跑出了几里路远,在马上回头望去,哪里有什么庄院?
大郎又策马返回绕了几圈,连那家人的影子都没找到,只看到一排排荒凉的坟堆而已。
回去之后,大郎浑浑噩噩了好几天,才和朋友说起这件事,有一个人告诉他:“你们两家以前确实定过娃娃亲,但是朱大人全家都已经死了,你遇到的,恐怕不是人吧?有可能是你们的夙缘未了,所以才让你撞见了,不过,人鬼殊途,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你还是别再回去了。”
易大郎听了这话,感觉一阵阵后怕,就不敢再去了。
后来因为政局变动,易大郎被召入京城,承袭了父职,有一天他夜间巡逻,偶然路过一个陌生地方,忽然,前面走来一位抱着小孩的女子,走近一看,正是之前和他洞房过的朱家小姐。
女子迎上前道:“大郎!还认得我吗?即使你忘了我,那你看我怀里的孩子,是谁的?这孩子有富贵相,以后必定能拜将封侯,今天我把儿子还给你,辛苦你把他抚养成人,不枉我们相识一场了。”

大郎听说是自己的儿子,一股亲情感油然而生,也不顾及什么人和鬼,抱过孩子仔细看了看,只见那娃娃生得眉清目秀,非常可爱。
大郎还没娶妻,突然就有了个儿子,心情当然很激动,走上前想和女子重叙旧情,那女子却突然凭空不见了,只留下那个孩子,被大郎带了回去。
后来,易大郎又娶了妻子,断弦后,又续娶了两次,他对妻子的颜值外貌要求非常高,可是娶进门的妻子再美貌,总感觉还是没有朱家女子那么美,而且大郎没再生过孩子,只有上次女子留下的儿子。
儿子长大后,文武双全,勇猛过人,胸有韬略,大郎想起女子的话,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当他长到十八岁的时候,大郎就让儿子承袭了自己的职位。
后来的日子里,儿子果然不负所望,屡建奇功,不断被加官进爵,做到了大都督,正是对应了朱家女子的那番话。
喜欢更多精彩的中国民间故事,奇谭传说,看官老爷们!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