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蓝玉

2023-03-15 11:34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蓝玉


蓝玉(?-1393年),南直隶定远(今属安徽)人,与胡惟庸同乡,常遇春妻弟。蓝玉早年隶属于常遇春的麾下,因作战勇敢,所以常遇春数次在朱元璋面前称赞蓝玉,后来自管军镇抚积功升为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1371年),蓝玉跟从傅友德进攻四川;洪武五年(1372年)跟从大将军徐达征讨北元,再从沐英收服吐番。由于屡立战功,明洪武十二(1379年)年蓝玉获封永昌侯。
洪武十四年(1381年),蓝玉以征南左副将军的身份跟随傅友德进攻云南。洪武二十年(1387年),北元纳哈出屡进辽东,朱元璋命蓝玉为右副将军,颍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将军,跟随征虏大将军冯胜领军二十万北征。纳哈出不敌,降明。蓝玉等暂时移屯蓟州以待其变。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拜蓝玉为大将军,统率十五万兵马征伐北元脱古思帖木儿。该年四月明军抵捕鱼儿海,大破北元主力部队,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并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马驼牛羊十五万余。脱古思帖木儿投奔蒙古旧都和林,至此,北元一蹶不振。捷报传至京城应天府,举国欢呼,朱元璋在大喜之下,本来打算封蓝玉为梁国公,后因为听到蓝玉有逼奸元妃的劣迹,改梁为凉。然而朱元璋仍然在其谕中,赞誉蓝玉可比汉之卫青、唐之李靖。
但是爵封国公的蓝玉自恃有大功,行为开始暴戾,很多作为皆触犯明朝的律法,此外他又在皇帝面前有损人臣之礼,令朱元璋心中对蓝玉越发感到不满。
,经常友好往来。有一次,蓝玉对太子说:“臣观燕王在国,举动行止,与皇帝无异。又闻望气者言,燕有天子气,愿殿下先事预防,审慎一二!”朱标不以为然。此事后来为燕王朱棣所知悉。朱标薨逝后,燕王上奏朱元璋说:“在朝公侯,纵恣不法,将来恐尾大不掉,应妥为处置。”朱元璋这时已有大狱功臣的准备,但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册立嫡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仍然命蓝玉兼太孙太傅以示隆宠。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指控蓝玉谋反,准备在明太祖躬耕籍田时发难,并在蓝玉府库内搜出近万把倭制武士刀之说,朱元璋立刻以“谋反罪”处死蓝玉,抄其家产,夷三族,此案连累一万五千人被杀,包括一公爵、十三侯爵、二伯爵,史称“蓝玉案”。未久颍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宋国公冯胜等亦在一两年内相继被杀。会宁侯张温、都督萧用等亦以党诛。






统帅 A-
(蓝玉有大将才,摧锋突围,无坚不下。当太祖削平诸国,汛埽中原,诸虎臣已奏绩十八九,而就玄垆膏草野者亦十八九,独玉成诸将未成之功,使开国之勋无遗憾焉,何其伟也。)
武力 A-
(蓝玉长身赪面,有勇略。初隶遇春帐下,每战先登,无所不摧陷。)
军谋 B
(蓝玉临敌果敢,所向皆捷。时从冯胜讨纳哈出。玉闻元兵有屯庆州者,乘大雪,帅轻骑袭破之,杀平章果来,擒其子不兰溪还。后帅师十五万北征。玉谍知元主在捕鱼儿海,间道兼程进至百眼井。去海四十里,不见敌,欲引还。王弼曰:“吾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玉曰:“然。”令军士穴地而爨,毋见烟火。乘夜至海南,敌营尚在海东北八十余里。玉令弼为前锋,疾驰薄其营。敌无所觉,大败之。奏捷京师,太祖大喜,赐敕褒劳,比之卫青、李靖。)
智略 D+
(蓝玉言动异常,始以常遇春妻弟从征,遇春数称於太祖。太祖以遇春故,改容宠异之。及中山、开平没,玉数总大军,多立功;然故恃上宠,多行不法事。时燕王从中构之,遂坐党死。或曰,事有可疑者,史不载其实,但云狱具。考之说太子言,岂犹有讳之者欤?)
内政 D
(蓝玉纵恣不法,帝不乐之。)
魅力 D+
(蓝玉以威略似开平,太祖遇之厚,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假子,乘势暴横。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怒,逐御史。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又人言其私元主妃,妃惭自经死,帝切责玉。初,帝欲封玉梁国公,以过改为凉,仍镌其过于券。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后以谋反罪诛,夷三族,榜其状示天下,并载《逆臣录》。彻侯功臣文武大吏以致偏裨将卒,坐党谋死者可二万人。)


全史人物评鉴-蓝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