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的战友枭龙的前世今生
一、枭龙简介
枭龙战机,原计划名超七,巴基斯坦称之为JF-17雷电(Joint Fighter-17 Thunder),是中国成都飞机公司与巴基斯坦航空综合企业合作研制的以空空作战为主、兼有较强空地作战能力的全天候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并配有同型双座战斗/教练机。也标志着巴国航空工业除了保养和教练机外,首次拥有自己的军事生产线。

枭龙具有突出的中低空高亚声速机动作战能力;具有长航程、优良短距起降、优异外挂武器装载和空中加油能力;装备先进的航电和武器系统,可以使用超视距空空导弹、近距空空导弹或携带空地导弹、空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以及常规炸弹执行制空作战和对地打击双重作战及对海面的攻击任务。
2003年8月枭龙战机首飞。2007年开始交付巴基斯坦空军,有超视距作战能力,具备第四代战机标准作战能力。是世界上首款使用DSI进气道的现役战斗机,目前量产中。
二、枭龙和印巴战争
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是巴基斯坦建国以来最扬眉吐气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巴基斯坦空军以弱胜强,打败印度空军,成功夺取制空权,为巴军打赢第二次印巴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印度有军机770多架,其主力战机为猎人战斗机和吸血鬼战斗机、蚊蚋战斗机和数量不多的米格21战斗机。
巴基斯坦空军拥有141架作战飞机,其主力军机为100架美式F86战斗机和12架F104“星战士”战斗机。F86为美国在战后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飞机,中高空空战性能相当出色,火力为6挺12.7毫米机枪。F104战斗机为美国战后研制的第二代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其最大速度达到2马赫,高空截击性能极其出色。

9月6日和7日2天的空战,印军有19架战机被击落,35架战机在地面被炸毁,而巴军只损失8架军机。仅用2天时间,巴军就夺取了战场制空权。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签署命令:9月7日为巴基斯坦空军节,以纪念巴军在1965年9月7日这天的浴血奋战。

第二次印巴战争的爆发,导致美国同时停止对印巴的军事援助。印度尚能从苏联获得军事装备,巴基斯坦全面拥抱中国。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多次访问中国,并开始大量装备中国歼-6战机。

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歼-6表现优异,击毁印度战机12架,自身仅损失3架。
二、枭龙和中美关系
第三次印巴战争时任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大力推动中美改善关系。
在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后,立刻把改善中美关系作为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月1日,他指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探讨改善中美关系的可能性,并一再托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赛斯库、法国总统戴高乐等人向中国传递口信,希望同中国进行直接对话。


1971年7月,基辛格从巴基斯坦消失了48个小时,秘密访问北京,开启了与中国接触的时代。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


三、枭龙提案
1979年,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突显了巴基斯坦和美国在反对苏联方面的共同利益。

1981年,巴基斯坦和美国商定了一项32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计划,旨在帮助巴基斯坦应对对该地区安全及其经济发展需求日益严重的威胁。在美国的协助下,巴基斯坦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秘密行动,在阿富汗武装并向阿富汗提供了反苏战斗机。

在1980年,巴基斯坦同意支付6.58亿美元,用于购买28 F-16 来自美国的战斗机;但是,美国国会以反对巴基斯坦的核野心为由,冻结了该协议。根据美国取消的条款,美国保留了这笔钱和飞机,导致愤怒的巴基斯坦人盗窃指控。

巴基斯坦迫切需要自己的战机,摆脱对欧美装备的依赖,因此向中国建议合作开发新式轻型战斗机;中巴最初构想是由歼7M(歼7II换装西方航电的外销型)大幅改良,代号歼-7CP(巴基斯坦称为SABER II),与旧机不同处为发动机进气口移至机身两侧、更换F404涡轮扇发动机、增加载油量、提升机体寿命,更换具俯视能力的雷达(后来决定用F-20的APG-67雷达)的改良型,中方并会协助巴国建立战机生产线。

巴基斯坦虽然有计划,但资源匮乏,所以与美国接头,希望利用海外军事援助补贴研发经费。1986年,巴基斯坦招开国际标,请来美国波音、格鲁门和沃特等三家飞机公司参与SABRE II计划和作可行性研究的支援,后来只有格鲁门深入参与计划。1985年时格鲁门提出把F-20的机头接在歼七的机身上的方案,到了1988年因使用原有三角翼构型性能不达标,要改机翼又会超支,所以巴基斯坦决定买F-16,并先后采购了80架歼-7M型/MP型(巴基斯坦称为F-7P/MP)作高低配。巴国的SABRE II取消后,格鲁门以既有研发成果找上中国推销,提议中国联合新加坡合作开发SABRE II为基础的新型轻战机,代号SUPER 7(即超七计划),并计划以用中等后掠角的主翼代替三角翼。超七计划后来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揽下计划,并派出工程师赴美共同研发;但最后美国冻结了所有跟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项目受挫。
虽然超七计划顿挫,但1991年苏联解体让该机重生的机会再度露出曙光。在该年,中国跟米高扬设计局合作,决定以米格-29的发动机RD-33发展超七用的改良型发动机(即后来的RD-93),1992年中国再次寻求巴基斯坦的合作,但巴基斯坦因买了F-16,对新飞机的需要不太急切,认为超七应该是2000年后的飞机,并提出作为二线轻战机战力需要有F-16的70%,单价应仅有F-16一半,并提议提升技术层次。

后来中俄在1993年5月签署RD-93发动机的合作协定,同年8月中国国内正式为超七立项;1995年中巴两国签订谅解备忘录,为合作开发新型战斗机之始;后续几年两方逐渐敲定细节问题,同时成飞在1998年购买米高扬遭俄罗斯放弃的MiG-33超轻型战机计划的设计和测试数据;199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巴基斯坦两方确定详细技术规格后正式签署合作研制合约,进入原型机发展阶段,成飞团队主负责工程师为杨伟。原本新型战斗机仍预定向西方国家采购客制化航电系统,但该构想在1998年巴基斯坦核弹试验后也已不可行,因此成飞除了机体外也承担了大部分的航电研发工程。为了弥补战力缺口,在1990年代末期巴基斯坦空军增购了50多架歼七E型的出口型歼七MG(巴基斯坦称作F-7PG)作为过渡机型。

超7、FC-1的外形几经演变,近年趋向成熟。其进气口内倾,翼面类似与F-16,采用宽边条,并向后延伸形成后边条兼作尾撑;带前后缘襟翼的40度后掠梯形翼,平尾、垂尾经过切尖修形;机翼前缘的延伸板也被加大。这种外型设计,很明显能提高飞机的中低空缠斗性能,同时减少机身的雷达波反射面积。三个起落架的结构形式也全部改变,以腾出更大的翼下空间挂载武器。曝光的FC-1全尺寸模型,和“超7”的外观相比确实不同,气动外形设计更显成熟。
四、枭龙战机大事纪
1、01号原型机(巴基斯坦代号PT-01)于2003年5月21日出厂,原定6月试飞的计划因SARS疫情略延至2003年8月25日首飞,用于基本飞行性能测试

2、02号原型机于2003年6月23日完成,用于结构试验
3、03号原型机于2004年4月9日首飞,用于飞机操纵性,安定性和飞行性能范围测试

4、04号原型机于2006年4月28日首飞,机身经过改良,机翼边条加大,换用DSI进气道,取消了进气道前钭面,并装上全套的航空电子设备,用于全功能测试

5、05号及06号原型机首飞日期不详,外型基本上跟04号原型机相同,估计是为分担试飞工作和中巴两地环境适应性等测试之用
6、2007年3月巴基斯坦国庆日,巴方宣布首两架生产型已经交机,其中一架还在当日进行了飞行表演
7、2007年8月,由于俄罗斯禁止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装有俄罗斯产RD-93型发动机的战机,巴方将3月份移交的两架战机退回中国。

8、2008年1月22日,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举行仪式,正式开始组装JF-17战机,首年将组装8架,并在2011年前达到年产25架。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Tanvir Mahmood Ahmed上将在仪式上表示,巴基斯坦空军首阶段将采购150架JF-17,并在2010年之前在国内生产战机上60%的机身部件和80%的电子设备。

9、2009年11月23日,第一架由巴基斯坦组装成功的JF-17,在旁遮普省的卡姆拉(Kamra,位于首都伊斯兰堡西北约60公里)的生产线正式下线,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巴空军参谋长苏莱曼上将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罗照辉出席了下线仪式。
11、2010年7月19日,两架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战机参加英国范保罗国际航展,首次公开亮相。

12、2010年11月16日,在中国珠海国际航展上第一次对外做飞行表演。巴基斯坦并表示希望装备250架。但中国空军未采用此型战机,将之定位为外销出口专用。
13、2017年4月27日,上午11时4分在中外来宾共同见证下,枭龙双座机版01架(FC-1B)从四川成都温江机场飞行26分钟,圆满完成首次飞行任务,同月消息报导称涡扇-13发动机的枭龙安装试飞已经完成,未来将不必完全依赖俄制发动机。
14、2019年12月,枭龙Block 3完成首飞。
四、枭龙BLOCK 3
到了现在的“枭龙”BLOCKIII,则是三代半战机,其装备的KLJ-7A机载雷达,超过“阵风”的RBE-2AA雷达,达到了F-35战机AN/APG-81雷达的水平,技术细节可以匹敌F-22使用的APG-77雷达。

从T/R组件的数量上看,“枭龙”BLOCKIII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数量为“千余个”,法国“阵风”RBE-2AA雷达的T/R组件数量为836个,而F-35的AN/APG-81雷达原计划是1676个T/R组件,但由于受机首上方的EODAS光电传感器,和机首下方的EOTS光电瞄准系统的影响,挤占了大量空间,导致安装雷达空间不足,因此被压缩到1200个左右。而F22的APG-77雷达,T/R组件数量大约是1000个。

从探测距离上看,“枭龙”BLOCKIII的KLJ-7A作战距离可以达到170千米,注意,是作战距离。具体的指标我们不知道,但是可以通过它的竞争对手,瑞典萨博公司的Vixen 1000E有源相控阵雷达来管中窥豹。Vixen 1000E雷达可以实现对RCS0.1平方米的目标最远150千米的探测距离,下视距离110千米,可同时探测30个目标,并按威胁等级实时排序,同时引导各类弹药攻击其中8个目标。而在与Vixen 1000E、法国泰勒斯RC400雷达的竞争中,KLJ-7A赢了,那么它的性能应该更优秀,或者说至少是相当的。
KLJ-7A除了主阵面之外,在两侧还各有一块小型AESA雷达天线阵,在2016年和2018年珠海航展上,中电科14所更是以实物展示了这一设计,极大扩展了“枭龙”的雷达覆盖角度,提供良好的补盲能力,并让“枭龙”BLOCKIII在PL-10E空空导弹的辅助下,练就了“回手掏”的绝技。

在“枭龙”BLOCKIII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它的许多先进的设计,比如进气道上侧和下侧,各有一个类似探照灯和凸起的地方,它就是类似F-35的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的窗口,再辅以各种光电吊舱,它们让“枭龙”BLOCKIII在现代空战最为关键的超信息感知能力方面,相比其他三代机、三代半战机抢得了先机。
其实,还有一点是很多人忽略的,那就是在歼20研制过程中,“枭龙”充当了分系统技术验证机的角色。许多在歼20上采用的先进技术,都是先在成飞自有的“枭龙”上进行验证,然后再安装在歼20身上,而歼20成熟之后,许多技术也下沉移植到“枭龙”BLOCKIII身上,比如双座版歼20指挥无人机蜂群作战的能力,“枭龙”双座版和BLOCKIII也有,只不过是多少和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

最后,与RD-93MA竞标''枭龙''BLOCK3配套发动机项目的,正是我国的涡扇-13IPE。作为国产涡扇-13发动机的深度改进型号,涡扇-13IPE通过升级叶片材料的方式,将其最大推力提升到了9.1吨以上。同时,因为涡扇-13IPE与RD-93系列本身就存在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因此这款发动机也能很好的兼容巴空军的RD-93维护线,这无疑为换发省去了不少麻烦。

随着巴基斯坦购买歼-10C,枭龙将和歼-10C形成搭配,共同应对印度阵风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