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升级调整,强化私域传播,新增流量入口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公众号动作频频,将发布功能升级,增加平台推荐自选,新增来源显示等。更重要的是,这些功能的背后,强化了私域传播,还增加了新的流量入口。 面对这些新功能,会有哪种应用场景,具体如何提升账号的权重呢?
01
发布功能升级打破日更一次上限
发布功能的升级可谓是十分炸裂了。 原来,微信公众号就具备“群发”和“发布”两种发布方式。“群发”,是指发布出来的文章会推送给所有粉丝,且出现在公众号的历史文章中;“发布”仅仅是可以生成一个链接,而无法群发给粉丝。
如今,“群发”和“发布”,都被“发表”所代替。 在编辑完文章后,点击“发表”按钮时后台会有消息提示,可选择是否开启“群发通知”。 如果开启“群发通知”,与之前的“群发”一样,发表后的内容将在用户的订阅号消息列表和公众号主页展示,通知次数与原群发次数一致,大部分账号一天只能发一次。 若不开启通知功能,则与原“发布”一样,可以无限次发,而
发表后的内容将在公众号主页展示,且有可能获得平台推荐
。这是原来所没有的。 而且,关闭通知后发布的内容,也同样
支持添加到自定义菜单、自动回复、合集和页面模板中。
这样的升级也意味着微信公众号变相宣布了其拥有无限发布,并且还能获得流量的机会,这对于个人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或许有人认为,这样发布后的内容不会推送给粉丝,只有粉丝打开公众号主页才能看到,可谓是相当鸡肋。 但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多次推送很有可能打扰到粉丝,进而影响整个微信生态。这样做,既考虑到账号运营者,又考虑到粉丝,算是一个折衷方案。
那这样做,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应用场景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最新消息的追踪报道。如果放到原来,一天只能发一条,且在账号主页不显示,那么遇上着急的事,也只能等到半夜零点之后再发了。 而现在,最新消息显示在主页,粉丝可以主动过来看。甚至有可能获得平台推荐,时效性上可以得到保障。 如果每天都发布多次,粉丝养成到主页浏览的习惯,则能显著提高公众号整体阅读量。
02
“不允许被平台推荐”强化私域传播
在文章编辑页的底部,新增了一个“不允许被平台推荐”按钮。
之前发布文章后,除了推送给自己的粉丝之外,平台还会根据内容质量和账号权重,对文章进行推荐。也就是说,优质的内容除了自己的粉丝看到,还可能被平台方推荐到文章页底部、看一看等地方。
而此次新增这个选项,是考虑到部分用户推出的内容只想给自己的粉丝看,不愿意被不同圈层的人看到,强化了私域传播。一旦此项勾选并发表后,则无法再进行修改。 这一点,有点类似微博上的“仅粉丝可见”功能。
03
“新增内容来源显示”倡导合规信源
在“不允许被平台推荐”按钮下方,紧挨着就是“创作来源”按钮。 此举并非公众号所独有,很多平台都在陆续添加,是在响应中央网信办的统一要求。根据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自媒体”在发布涉及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相关信息时,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准确标注信息来源,发布时在显著位置展示。
在这个按钮下面有四个可选项:“内容由AI生成”、“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内容剧情演绎,仅供娱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在发布涉及以上范畴的内容时,切记要勾选相应选项,否则很可能会被判定为违规,影响文章本身的阅读和推荐。
04
图片修改仅限三张
在以往的运营过程中,微信公众号只支持进行文字的修改和删除,并且还有20个字的限制。 标题、图片都无法进行修改。 此次微信推出的图片替换和删除功能,无疑又进一步。
具体的操作方法和之前修改文字的方法一样,从电脑端后台的文章列表右侧,点击“改”字即可进入修改界面。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每篇仅支持删除和修改20个字和3张图片,不支持新增图片,而且图片和文字共用1次修改次数,且图文消息只有一次修改机会。此外,图片消息的图片是不可修改的。
05
留言身份切换成为新流量入口
之前的公众号文章,如果想要留言评论,只能露出自己的微信号。 而现在,轻点名字后面的双箭头,即可自由切换身份。
在这里,你可以选择你原本的微信账号、你的视频号账号、你所担任主管理员的公众号账号,以及创建新身份。 创建新身份,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你自己上传头像和起名字;另一种是系统随机生成。而系统随机生成名字,目前还比较少,比如“哄哄”、“momo”等。
这里有一个新的流量入口。
如果你是某公众号的主管理员,使用公众号身份留言时,评论区留言头像会成为圆形,点击则会自动跳转到该公众号主页。 视频号同理。 因此,以后你再看某篇文章的留言时,方形头像就是个人用户,圆形头像就是公众号或视频号。前者点击显示名称和所在地;后者显示其账号主页。 这个新功能,一定会客观上增加文章的评论量和互动度,同时成为新的流量入口。 微信公众号更新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强化了微信生态的内循环。作为新媒体运营者,应以此次功能升级为契机,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打造独特的账号风格,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