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历史与信仰
今年是抗战胜利77周年。历史与信仰是个什么关系?
我想了很久不知道怎么说,一整天了,非常混乱,语无伦次。决定就这么朴素的说2022-8-15 00:56:07
我先前写了大清朝何以统治中国,有的人不理解我说犹太人是个什么意思,还说没有美国帮助,犹太人不可能复国。重点不是这个,所以我就引用地说出来。

以下是引用:
Harold Issacs在《族群》(The idol of the tribe)一书中这样说:有的民族以自己的历史为耻,有的民族简直没有历史可言,有的民族则因为自己的历史核心空无一物而忧心。所以,他认为,只有犹太人可以建立认同,因为他们靠的“只是历史,而且靠着历史才可以存活至今”。
许倬云在《说中国》一书中的解说引用了Harold Issacs这个观点,并说中国的不同:“华夏\中国”的历史却不同,它不是缺乏历史,而是历史太多,它不是只有一个历史,而是拥有好多个彼此交错的历史,这个历史在给现在的历史学家出难题,使得历史学家一面在为这个国族的历史经历太丰富而难以处理,一面在为这个现实国家的疆土太过庞大而不知如何对历史加以论证。
自2017年以来,马丁·雅克、张维为等学者的所谓“文明型国家”的理论兴起了,并被更多的人接受。正所谓“中国,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云云。今日有所谓国风复兴,为了来源和传统节日而捍卫者,汉文化复兴、孔儒复兴、“多元一体”的上古认识等。

以下是个人观点:
1毫无疑问,对于没有历史观的西方人来说,犹太人这种就已经很先进了。但是对于中国人是这样的吗?并不是,我们更加先进!但是我们在国际的舞台上是没有话语权的,对内大家都很能对线,但是对外,能开眼看世界的很少,类似张纯如一样让西方接纳中国的人更少了。更何况张纯如先生是美籍华人,甚至可以说就是美国人。而我们的目前的主流文化,连海外华人都不能得到一定认同感,更得不到类似犹太人那样广泛认可。
所以改革开放初年所谓被开除球籍是这个意思。而随着综合国力提升,这些越来越重要,不是阻碍国家发展的绊脚石,而是建立一个长久的文明的垫脚石!2022-8-15 02:19:06
2在我看来,这些传统节日而捍卫者,汉文化复兴、孔儒复兴、“多元一体”的上古认识等。(含文明型国家)都是牵强附论。确实精神可嘉,但是这个精神最後感觉就是一个大号的韩国。
中国人重视历史吗?当然重视历史,但是似乎重视的是这个:从“厉妄之乱”始起,华夏族才有了真正以文字记载的、不间断的历史,然后是史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宫斗权谋,然后是儒释道三教九流、四大名著等yyds。这个不是中国人的庙堂,因为面对上古史,只能说这是神话,并且这些个体系与西方的神话并立对比(中国神vs话希腊神话,孔子vs耶稣基督)。可是我们的“神话传说”是东汉成型的,不是自古以来的信仰。这样只会进行着牵强与附会的论调,面对西方也说不出一个一以贯之的庙堂。
3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信仰是“敬天法祖”,拜上帝,拜祖先,日月星辰,从来不神化祖先,而是继承祖先的思想行为等。这才是值得与犹太人的YHWH信仰对比,与西方宗教偶像崇拜、古埃及偶像崇拜、ysl等对比的。这样子会正本清源,不会说西方伪史都是抄袭中国的这种认识(要取西史辩的精华,去其糟粕),什么湖南缘起论等。
我想说的是,中国是有庙堂的,而且是类似犹太人坚定信仰立足国际级别的庙堂的。只是没人去了解,就是在内部都没有人去珍惜整理。没人发掘,以及被视为封建迷信破坏了,结果破坏的是庙堂,留下来的是那些所谓封建迷信活动的那一部分(各路拜老爷、严新气功热等)。
比如:黄帝朝的世系表,这个存在本身是不是就可以为庞杂的历史提供一个主干的认识,为许倬云的问题提供解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