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美关系有所缓和?缓和不是由美国单方面定义的

2023-01-22 14:14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文/刺客

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在参加一次公开活动时表示,他认为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有所缓解”,至少可以排除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这“很符合美国的利益”。另外,布林肯还声称,在某些时候,中美可以展开讨论,确保在激烈竞争的时候保持合作,以避免发生冲突。

缓和不是由美方单方面定义的,司马昭之昭然若揭。网友说得好,“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如果就此认为美国从此就会与中国“和睦相处”,那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布林肯日前在华盛顿还声称,美国和日本已经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威胁”。就在他发表上述言论的同时,按照观察者网的说法就是,他仍然没忘了发表错误言论,污蔑中方“试图改变台海现状”,声称这种行为“会对世界经济和安全造成影响”。

说到底,美国为避免其超级大国地位被取代,想通过非法竞争的手段,遏制中国的崛起,但却又害怕引发中美之间的冲突。所以,在布林肯日前发表有关“中国是最主要的战略威胁”等挑衅性言论之后,美国白宫印太事务高级协调员坎贝尔不得不及时出面灭火:美方寻求在2023年与中方建立防冲突“安全护栏”。由此可见,美国显然承受不起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后果。

不敢直面大国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一种“短板”。美国除了在军事领域上还能维持对中国的一些优势外,在其他领域上的优势已经很小、甚至不存在了。所以说,美国无法承受与中国发生冲突的代价,说明其将军事优势用在对华打压政策上,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

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其失败的结果说明美国在双边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并不具备多大优势。即便是被拜登视为遏制中国“王牌”的高科技领域,也因为盟友的拒不配合,拜登旨在阻遏中国的所谓“芯片联盟”漏洞百出。

曾有专家认为,想要美国停止对中国的打压政策,前提条件就是中国的综合实力追平或者超过美国,届时华盛顿自然就会消停下来。因此,就目前中美关系形势而言,美国是不会停止挑衅中国的。而布林肯有关“中美关系有所缓解”的表态,实际上是在安抚那些担忧被中美冲突波及的盟友,与此同时,也可以解释成对中国崛起的无奈。

日前,瑞典智库曾刊文指出,“在这个全球多极化的时代,美国继续奉行单边主义政策是一种错误,其针对中国的遏制政策,早就注定其失败的结果”。《北京日报》在21日的报道中也援引专家的话说:越来越多亚太国家担心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甚至弃子,纷纷拉开与美国的距离。长此以往,美国旨在遏制中国的所谓“印太战略”势必难以为继。

更何况,美国虽然一直强调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军事合作关系,但在促进该地区繁荣和稳定方面,其所奉行的单边保护主义和军事干涉主义,则与地区大多数国家的期待背道而驰。所以,包括东南亚、印度甚至澳大利亚在内的美国亚太盟友和伙伴,都不大愿意被美国的反华战略所绑架。

更重要的是,中美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个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一旦发生冲突,按照布林肯本人的说法就是“会对世界的安全和经济造成影响”。所以,无论是欧洲还是亚太盟友,都不希望看到因美国因过度刺激中国而导致大国冲突的爆发。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正处于衰退状态的美国,想要采取当初搞垮苏联的那一套遏制中国,已经不可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虽说恨不得将中国打回到旧石器时代,但苦于自己手里应对中国“挑战”的王牌越打越少,所要付出的代价则越来越难以承受,因而只能让中美关系维持在“斗而不破”的层面上。

布林肯虚晃几招,以求稳住中国。一为缓解美债流动性问题,二为集中精力向俄罗斯发难。美国会如愿吗?


中美关系有所缓和?缓和不是由美国单方面定义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