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日报】赋能产品、改变医疗、智能反欺诈……世界级大咖描画AI技术未来

2021-07-13 11:35 作者: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我要投稿



这是一次世界级大咖的头脑风暴,在刚刚落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智能产品设计、医疗硬件提升、智能反欺诈……在来自苹果、蚂蚁、联影、阿斯利康、万达信息等高段位企业的领军人物引领下,AI技术正以一日千里地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芯”的设计如何实现



“APPle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客户、创意工作者、开发者取得成功。我们自豪地看到,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各地,APPle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苹果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表示,“APPle端到端的产品设计,从芯片到硬件再到软件全栈式覆盖,并嵌入机器学习,从而实现众多耳熟能详的功能,增强创造者和开发者的创新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把用户隐私放在首位,同时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


(苹果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


在谈及大家最关心的芯片问题时,葛越表示,“APPle的芯片为产品量身定制,并为机器学习进行了专门优化。我们都知道机器学习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独特的体验,因此很早就开始研发能在设备端有效运行复杂机器学习算法的芯片。”她认为,在开发产品和功能时,最重要就是通过更加简单易用、富有创意、并且充满个性的技术让用户生活变得更轻松。


隐私保护问题,同样被人们广为关注。葛越表示,机器学习需要使用大量数据。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有效性并不需要以牺牲用户隐私为代价,隐私保护已融入到APPle全球产品设计的每个阶段中。


不仅是以苹果为代表的手机在革新,汽车也在积极进化。走进本届人工智能大会展馆上汽集团展台,首次参展的智己汽车令人耳目一新。作为智己汽车领航汽车深度智能化的旗舰车型,智己L7从AI时代“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底层逻辑出发,采用包含多项业内领先科技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实力展示“智能时代汽车该有的样子”。


(智己汽车底盘架构和电池展区)


“作为车企,智己汽车的责任就是要把单车智能做到极致,这样将来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我们能让用户最早享受到技术发展的红利。”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表示,从现阶段来看,“智己汽车作为一家用户型企业,产品开发目标非常明确,是为用户带来更轻松的智能驾驶体验。”而实现这一前景的关键,智己汽车认为全流程数据驱动算法将会越来越多的占据主导地位,以真正解决挑战智能驾驶的低概率长尾问题。同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人车共驾将成为常态,人车之间必须要进行非常好的沟通和交流。为此,智己汽车创新性提出“信任增强体验”,让用户安心感知智能驾驶的乐趣并有效增强安全性,让智能驾驶由“技术的可用可控”迈向“体验的可信可靠”。


高效医疗触手可得


试想一下,看似冰冷无感的大型医疗设备,变成“知你所想”的贴心伙伴会是一番怎样的场景?未来,智能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正是让设备自主思考、自我进化,最大程度简化操作流程,最终让患者感受到情感化关爱。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首次对外展露联影智能化2.0布局。目前,联影集团旗下子公司联影智能,成立短短三年已推出覆盖多模态设备、多病种、多场景、医疗全流程的20多款AI应用,获得多个NMPA、美国FDA、欧洲CE认证。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


不仅如此,联影举全集团之力,正在进行一系列“智在必行”的未来探索。例如,联影微电子已成功研发首款分子影像专用“中国芯”,目前正在攻关全线医学影像AI专用芯片,将推动系统性能革命性提升与成本极致优化,下一代产品将有望实现部件小型化、芯片化与设备智能化,通过源头创新开创多元临床与科研场景。


薛敏表示,联影集团旗下的联影智融,正在打造融合互联的人机生态,推动诊疗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其智慧复合手术室将整合术中磁共振系统、机器人血管造影系统、滑轨CT系统,实现全诊疗流程跨模态、一体化、智能化,助力肿瘤、神经、心血管等领域重大疾病诊疗。


智能互联通过利用互联网、云平台、5G技术,搭建智能放疗云平台,或是医学远程诊断平台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院。目前,联影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展智能化战略合作,打造长三角区域影像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多个首创:首创将大型影像设备管理纳入云平台;首创医联体内影像应用和共享服务模式;首创医联体疑难杂病科研攻关与多地协作科研帮扶模式。在此平台上已完成影像 AI 辅助诊断病例计算超过20万例,质控病例超过10万例。


在医疗进入家庭方面,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带来旗下蛮牛健康的最新照护生态产品——“蛮牛孝镜”。蛮牛孝镜是一款基于大数据智能运算,借助智能交互技术,集成AI数字医疗等核心服务,提供一站式智慧养老解决方案的健康照护类产品。蛮牛孝镜主打科技、适老、真人陪伴和主动照护,旨在为家庭成员建立情感链接和健康服务的桥梁。面向家庭健康管理各种场景,蛮牛孝镜平台内置AR智能家庭医生、在线视频医生,健康客服可一键触达,实现对话和视频沟通,进行家庭医生指导和健康管理等服务,做到主动关怀有联动,真人陪伴有温度。在家庭圈中,家庭成员还可通过手机蛮牛健康APP与蛮牛孝镜数据互联、视频通话等方式,随时随地掌握家人健康状态。


(万达信息旗下蛮牛健康的AI+健康管理展区)


记者注意到,万达信息已搭建并形成了全新升级的“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战略版图。蛮牛健康APP线上AI健康测评可通过算法对人脸、关节、语音进行判定,并简单通过形体、语音自测3步骤,有效快速识别病症。AR智能医生则是通过真人AR形象与用户进行对话,根据多层贝叶斯网络模型,输出基于概率的诊断,解决用户各种对于疾病、症状的困惑和疑问,目前病情诊断前三位的准确率可达90%。


“我们也将继续支持上海政府的产业发展方向,打造‘AI+医疗’创新生态,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广阔的医疗场景下,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表示,作为一家“本土化”的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中国也在重新定义自身生物制药公司定位,从传统制药企业转型成为一家为患者提供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创新型平台企业,“在中国,我们正积极寻找国内的科技公司合作伙伴,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全病程的各个阶段。”


用“博弈论”对抗黑产


“未来风控将不再是人和人的斗争,而是AI与AI的博弈。”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AI科学家漆远描述未来AI领域的技术对抗,继“隐私计算”和“图学习”技术取得实践成果后,蚂蚁集团在可信AI技术体系中又一项重要技术——“智能对抗”技术现已正式上线部署,支持反欺诈等多个风控场景。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黑产攻击,如何持续加强风控模型的抗打击能力,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成为一直以来摆在蚂蚁集团技术团队面前的难题。2018年,漆远带领蚂蚁集团AI技术骨干,在人工智能模型算法中融入经济学“博弈理论”,开发了这项业界全新技术——“智能对抗”,即通过结合AI和博弈对抗,让机器自动且实时、动态地对自身系统进行安全性攻击,从而帮助AI在风险识别能力和抗打击能力上持续、自动进化升级,使模型的处理结果更加准确。


“智能对抗”技术在权威机构Gartner发表的白皮书中被列为2021年十大金融科技趋势之一。因该技术具有对风险知识形成感知、分析和预测的能力,未来将成为可信AI领域的核心安全技术。2020年,“智能对抗”技术正式应用于支付宝反欺诈,目前已覆盖支付宝风控的账户、欺诈、交易安全等多个场景。


作为数字经济中“抵御风险”的关键,可信AI技术目前已在蚂蚁集团包括反欺诈、反洗钱、反赌博、企业联合风控、数据隐私保护在内的多个风控场景下落地,支撑着支付宝全风险域防御需求,也是“蚂蚁反欺诈智能风险感知与响应系统”的核心技术。


在数据隐私、技术滥用热点问题之外,“深度伪造”的伦理和法律争议也是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2019年国内红极一时的换脸软件“ZAO”就是公众最为熟知的应用,用户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就能秒变“戏精”,甚至还能与偶像同台飙戏,效果极其逼真。不久前,短视频领域出现的“蚂蚁呀嘿”热潮,其基础也是深度伪造技术。


针对这一威胁与挑战,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田天指出,人工智能产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深度伪造为代表的各类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这次大会期间,瑞莱智慧也发布了基于第三代人工智能的DeepReal深度伪造内容检测平台,具备工业级检测性能,能够快速、精准地对多种格式与质量的图像进行真伪鉴别,为遏制和防范深度伪造技术的大规模滥用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田天表示,以深度伪造为代表的安全问题,正是目前人工智能产业所面临的瓶颈。一方面产业期待进一步提升,金融、医疗等更复杂的高价值场景应用需求不断增加,智能化场景从单一感知向多元认知发展;另一方面,各种安全问题的爆发,要求在追求性能效率的同时关注安全性提升与保障。


对此,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钹教授提出了“第三代人工智能”的概念,也就是安全、可靠、可信的人工智能。安全性将成为下一阶段人工智能发展必须的基础。(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 记者李治国)


来源 | 经济日报






云平台2.0在这等你!


【经济日报】赋能产品、改变医疗、智能反欺诈……世界级大咖描画AI技术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