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F法西斯主义

2023-02-04 20:36 作者:宇文红星  | 我要投稿

法西斯主义(fascism)

  法西斯主义运动的兴起和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期间几个欧洲国家的法西斯主义政权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面临需要分析的新的迫切问题。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导致了法西斯主义;二是什么使得法西斯主义能得以取得胜利并摧毁了一些国家的工人阶级运动?托洛茨基在1930年到1933年期间所写的一系列小册子和文章中,概述了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征,他主要是系统地表述工人阶级运动阻止德国法西斯主义推进的有效政治战略的。他论证说,虽然法西斯主义群众运动的社会基础是小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但它却是晚期资本主义深刻的结构危机的反映,是垄断资本主义(这是希法亭提出的)想以极权主义(参看

极权主义

条目)方式“组织”整个社会生活的趋势造成的。鲍威尔(见“参考书目”2)对法西斯主义作了更系统的分析,认为法西斯主义是“三个密切相关的过程的产物”。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许多人排斥于资产阶级生活之外,使他们成为失去社会地位的人;大战结束后,这些人成了法西斯主义的“民兵”,形成了具有军国主义、反民主和民族主义思想的“保卫同盟”。第二,战后的经济危机使大部分收入较低的中等阶级和农民趋于贫困,这些人于是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党派,也纠集到上述“民兵”队伍中去。第三,经济危机减少了资本家阶级的利润,而要通过提高剥削程度来弥补利润损失,就需要制服工人阶级的反抗,但这在民主政权下显然是难以或不可能做到的。   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成员也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作了详细的探讨。诺伊曼在对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所作的典型研究中,指出“在垄断制度中,没有极权主义的政权就不可以获得利润和维持利润……这就是国家社会主义的与众不同的特征”(见“参考书目”6,第354页)。他还把这种制度说成是一种“支配经济”,或者可以更广泛地称为一种“极权的垄断资本主义”。诺伊曼认为,在德国,导致垄断的资本集中和积聚过程比其它地方进展得要快。这一点再加上德国的经济危机特别严重,就使法西斯主义占了上风。波洛克于1932年到1941年间写的论文,对此所作的分析稍有不同,他虽然同意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性,但却更强调实行干预的国家的作用,并把这种制度称做“国家资本主义”(诺伊曼认为“国家资本主义”一词是一个矛盾的形容词短语,“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它经不起推敲”)。最后,从1945年起,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与几个美国社会学家一起对歧视性偏见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特别是探讨“极权主义的个性”和反犹太主义——其目的是揭示法西斯主义运动的精神心理基础(见“参考书目”1,参看精神分析学条目)。   最近对法西斯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研究,虽然大都同意上述分析的主要方面,即把法西斯主义同垄断资本主义、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大部分中产阶级的地位受到的威胁联系在一起,但也提出了另外一些论点。普兰查斯(见“参考书目”8)在一项主要致力于批判性考察第三国际和意大利、德国共产党对付法西斯主义的原则及政策(特别是它们把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描绘为“社会法西斯主义”的政策)的研究中,就讨论中某些较为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探讨了与“例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其它形式有关的法西斯主义的具体特征,这些其它形式包括波拿巴主义和各种形式的军事专政。梅森在一篇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法西斯主义研究所未解决的问题的短文中,特别提到了希特勒作为一个首领的重要性和反犹太主义的重要性;他还指出第三帝国也许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政权”,因而使人们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带普遍性的问题——虽然产生法西斯主义的条件在一切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都能出现,但它要取得胜利很可能要取决于具体的民族环境和历史传统。最后,似乎有必要较多地考虑其他作家(当然也包括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其中就在阿德勒和鲍威尔)所强调的诸如失业这样一些现象;比如卡斯吞(见“参考书目”4)就曾指出“正是从失业大军中,冲锋队(德国社党的冲锋队)才能在这几年(1930—1932年)中纠集起一支30万人的私人军队”。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其它的研究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严重的经济危机不仅可以导致更激烈的工人阶级的激进主义,也可以使右翼政治运动得到迅速的发展。                (TBB)

参考书目

① 泰奥多·阿多尔诺:《极权主义的个性》,1950年英文版。 ② 奥托·鲍威尔:“法西斯主义”(1938),载博托莫尔和伍德合编:《奥地利马克思主义》,1978年英文版。 ③ 戴维·比瑟姆:《面对法西斯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1983年英文版。 ④ F.L.卡斯吞:《法西斯主义的兴起》,1967年英文版。 ⑤ 蒂姆·梅森:“关于纳粹主义的悬而未解的问题”,载R.塞缪尔所编《人民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理论》,1942年英文版。 ⑥ 弗兰茨·诺伊姆:《庞然大物——国家社会主义的结构与实践》(1942),1944年英文版。 ⑦ 弗里德里希·波洛克:《资本主义的研究》,1975年德文版。 ⑧ 尼·普兰查斯:《法西斯主义和独裁》,1974年英文版。 ⑨ 列昂·托洛茨基:《反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斗争》(1930—1933),1971年英文版。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F法西斯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