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的大学教育:“越晦涩难懂越优秀”价值观
欧几里得91、严峻的大学教育:“越晦涩难懂越优秀”价值观
大学教材把人当成“能准确理解希腊字母的科学家”“一下就能看懂希腊字母的天才”“熟悉概念的人”“勤奋的人”…
——《欧几里得54》
…勤奋的人:见《欧几里得54》…
…天、才、天才:见《欧几里得54、55》…
“‘天才’的意思,我们探讨过了…‘一下就能看懂希腊字母的天才’,又是什么意思?”中学生问。
…希腊字母:???…
“这里指sin、cos、Δx、dy等数学符号及F(力)、a(加速度)、A(电流)等物理符号。当然,也可以指He(氦气)、Ne(氖气)、 Ar(氩气)等化学符号…”中学生说。
“‘希腊字母’在这里,泛指一切数理化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字母。”中学生最后说。
…
“‘一下就能看懂希腊字母的天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通常来说,人不能一下看懂希腊字母…但有些人理解很快…对于公式中出现的字母,她们一下就看懂了…”中学生说。
“这些一下能看懂的人,是天才…”中学生接着说。
“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在假装天才…”中学生继续说,“她们也无法一下看懂希腊字母…但是,她们预习了…”
“预习后…在课堂上…她们一下就看懂了希腊字母…就好像天才一样…”中学生说。
“这些人,其实是‘勤奋的人’。”中学生最后说。
“排除‘勤奋的人’,仍有部分人理解的很快…她们对数理化涵义敏感——她们能迅速理解数理化符号的涵义…”中学生说。
…涵:形声。从水,函(hán)声。本义:水泽众多。
字义:1.包容;包含:~义。
2. 涵洞:桥~(桥和涵洞)…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义:见《欧几里得25》…
…涵义:基本意思是所包含的意义,意思;暗示,示意,也指带有某种意思,没有完全表露出来;或里面存在着一定意义,表面不清晰…
“虽然有这样的人,但是,她们数量很少…”中学生接着说。
“能迅速理解数理化符号的涵义,这样的学生很少…这意味着: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公式,多数学生看不懂。”中学生继续说。
“这也是大学教育的现况:教授在黑板上写的公式…少数大学生能一下看懂…大部分大学生和95%以上的社会人士看不懂。”中学生最后说。
(“‘95%以上’是我的估算。”中学生说。)
“现况已经如此严峻了,但是…人们正将现况朝更严峻的方向推动…”中学生说。
“我们认为越晦涩难懂的教育越优秀…所以…当今大学教育…把东西讲的越来越难懂…”中学生接着说。
…
“我们之所以认为‘越晦涩难懂的教育越优秀’,是因为…近代以来,我们接触的西方技术晦涩难懂…但是我们知道,它们很优秀…”中学生说。
“优秀技术给我们留下‘晦涩难懂’的印象,于是我们认为:优秀的技术都是晦涩难懂的;不晦涩难懂的技术不优秀;技术越晦涩难懂越优秀…”中学生接着说。
“这导致了‘越晦涩难懂越优秀’价值观的产生…”中学生继续说。
…价值观:辩定是非、优劣的标准…
“‘越晦涩难懂越优秀’,这种价值观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学生最后说。
“‘越晦涩难懂越优秀’价值观在大学教育上的体现是:教授们正把东西讲的越来越难懂,并以此自豪…”中学生说。
“如果以‘越晦涩难懂越优秀’为标准,那么课程越晦涩难懂越好,越通俗易懂越差…”中学生继续说。
“这和人们内心的希望(课程越简洁易懂越好)背道而驰。”中学生最后说。

““最初,人能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文学、历史、哲学、医学…等全部学问…”中学生说,“最初,人可以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请看下集《欧几里得92、价、值、价值,观,价值观,专、家、专家,隔行如隔山》”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