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需求量涨了110%!现制酸奶赛道正在“卷”向高端

2023-06-28 09:32 作者:bili_25756979722  | 我要投稿

今年春夏,没有比酸奶更火的品类了。


连锁品牌陆续推酸奶产品,而且一推就卖火,一批酸奶专门店崛起,热门品牌茉酸奶,将在本月底正式迈入“千店俱乐部”。


上游数据更明确:有不少乳企近两年酸奶供应大幅增长,有的增幅可以到达110%。


现制酸奶,或将是今年最大的“品类黑马”。


01►

被忽视的酸奶  

成为饮品争霸赛的“黑马”

CAN YIN YAN XUE SHE


2015年,“一只酸奶牛”在重庆观音桥与四川川大的后门迈出品牌的第一步,这一年开出店面200家。至2020年,品牌门店已遍布全国22个省,数量超过1000+。


规模优势之下,把酸奶这个品类再次推向了饮品舞台,成为关注点。



2012年,“阿秋拉尕酸奶(buleglass)”在北京华贸购物中心开业。


与传统饮品店所输出的好喝、性价比的“产品主义”不同,它们更在意产品基础之上所叠加的美术、生活方式。这也为后续打造“胶原”酸奶的产品定位,与LuLuLemon联名的行为打通了底层逻辑。



现在,buleglass以平均单杯40元+的价格,成为酸奶市场中高端酸奶的代名词。


2010年,上海田子坊,“宝珠奶酪”的第一家门店诞生于此。其品牌创立的初衷,则是将300年前宫廷格格们的下午茶传送至更多人面前。相比以菌种发酵的酸奶,宝珠奶酪的产品则是以鲜奶与酒酿凝结而成,其风味如同我们所熟悉的“奶油米酒”,与酸奶类似。


在茶饮圈中,宝珠奶酪的产品与店面风格,曾被不少品牌所称赞与借鉴。



2014年,茉酸奶开出第一家店面。2020年,该品牌快速发展,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中频繁出现。


如今超1000家店的规模,以及超高的营业额,成为消费者与业内人士竞相讨论的热点。牛油果酸奶奶昔的成功,也让其成为行业中酸奶品牌里打造“超级单品”的代表性品牌。



2022年,“乳果说”的全新店面在南京开出。从2012年开始以现酿酸奶为特色,它这一次的全新升级主要意图则是聚焦,让其酸奶的产品标签更为突出。


开业半个月后,乳果说成为商圈热门品牌TOP1,最高近2万元的营业额,都说明其升级的成功,以及品类的高认知度。



除此外,满米酸奶以水果加酸奶的组成,多种风味满足消费者的DIY喜好;慢茶强调自己的紫米产地及工艺;而新叶则与卡士酸奶联名,以正产品品质。



不同价格、不同定位、不同产品类型,令酸奶品牌矩阵错落有致,形成有序生态,让酸奶有了更多风味以外的价值感。


02►

“浓酸奶”悄然流行

上半年酸奶有3个新发现

CAN YIN YAN XUE SHE


研究了上半年行业内的近40支酸奶新品,我发现,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无论热门爆款牛油果奶昔,还是草莓、芒果搭酸奶,今年这一波酸奶大爆发,更强调功能性与价值感,呈现出几个显著的升级特征,值得行业人关注。



1、“浓酸奶”悄然兴起,低温工艺升级


盘点市面上受欢迎的产品,近一年来流行现制酸奶饮品,奶味明显更浓郁、口感也更厚实了。


“浓酸奶”的概念,正在酸奶圈悄然流行。


Blueglass的明星产品冷萃酸奶就是走“浓酸奶”风,口感绵滑、细腻,俘获了一批消费者;茉酸奶也在今年4月份上新了“自然感受冷萃酸奶系列”,酸奶经过12小时低温滴滤,带来更浓醇细腻的口感。


必如旗下的必优格酸牛乳也是“浓酸奶”的代表,采用全乳清生牛乳发酵,形成凝固型酸奶,质地醇厚、奶味浓郁,网友评价,“口感就像冰淇淋的质地。”



而且,相比之前的常温酸奶,近一两年,在门店直接使用低温酸奶的品牌也更多了。


从常温到低温,是一轮明确的工艺升级。低温酸奶能保留更多活性益生菌,以及更多的营养物质,生牛乳香醇的鲜感也更加明显。


低温酸奶大规模应用,不仅是乳品企业追求高端化的结果,也受益于中国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冷库辐射半径不断扩大,让保质期只有20天的低温酸奶,应用变得更加普及。


2、拓展代餐,品牌把场景越做越丰富


这两年做年轻人市场,“健康”已经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轻食代餐的发展,让低卡、饱腹的酸奶,消费场景一下子扩大了。


在一线、新一线城市,还有不少年轻人直接将酸奶作为“瘦身代餐”,或者健身后的“元气饮品”——不少品牌已经迅速把握了这一场景。


比如许多年轻白领喜欢的上海品牌InstaShake,将酸奶与新鲜水果、燕麦、奇亚籽等进行搭配,做健康元素的叠加,兼顾营养与健康,又有饱腹感,是不少都市打工人的午餐和下午茶的首选。



3、从产地到应用研发,酸奶“专业度”不断升级


低温酸奶的风味和醇厚度,主要取决于生牛乳的品质、选用的菌种、以及生产工艺所带来不同的发酵结果。


比如,茉酸奶使用乌兰察布地区的鲜牛乳天然发酵,从奶源、菌种、口感等多方面进行把控,由此保证酸奶风味的独一性;Blueglass则是通过合作乳企打造专利菌种,让酸奶的蛋白质含量更高。


同样使用乌兰察布奶源的必优格酸牛乳,产品的差异化来自其0添加的提纯工艺。必如直接将生牛乳搭配2种丹麦进口菌群进行发酵,不添加复原乳粉、增味香精、凝固剂等,经过自然沉淀凝固,质地醇厚、品质稳定,呈现酸奶原本的味道。



从原料产地、制作工艺、再到应用研发,酸奶的专业度,也在不断提升。


03►

高端酸奶饮品

下半年该怎么做

CAN YIN YAN XUE SHE


与奶茶主流品牌纷纷加入“降价群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端酸奶自始至终都选择岿然不动。


如此一来,奶茶和高端酸奶的单价差距变得越来越大。例如,Blueglass的人均客单价在40元左右,有些甚至达到了50元以上,在小红书上被众多网友称为“酸奶界的爱马仕”。


对此,Blueglass倒是不以为然,此前品牌明确表示过暂时没有降价的打算。高端酸奶并不那么想赚猪猪女孩的钱,它的目标是成为年轻中产女性的新标配。



另一大高端酸奶龙头品牌茉酸奶倒是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下沉市场。


CEO顾豪表示,下沉市场的生活节奏慢,消费者更需要一些社交空间。还有一点是下沉市场,相对能接受的客单价要低一些,但通过大店能增加品牌的价值感。


撇开单价的高低,高端酸奶想要继续站在风口,就需要在“高”字上做足文章,让消费者彻底摆脱对高端酸奶是否是个“坑”的困扰。


奶茶赛道所头疼的同质化问题,高端酸奶也逃不开。



首先,除了那些华丽的配料以外,更重要的是做好核心的酸奶部分。


比如每100克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是用来鉴定酸奶品质的一把尺子。如果一个品牌能做到同行无法达到的蛋白质含量,同时又能较好地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占比,那无疑就建立起了品牌的护城河。白纸黑字的营养含量可不是说抄袭就能抄袭的。


与此同时,新一代的消费者中,“成分党”越来越多,“配料表干净”变成对产品的好评。现制饮品也不例外,拿酸奶饮品来说,用什么样的原料,含糖量、蛋白质、钙元素、活性益生菌多少,都是一杯酸奶饮品被选择的标尺。



其次,高端酸奶品牌对于供应链确实存在较高的要求。


普通茶饮店制作酸奶饮品,往往选用成品奶,一方面,风味没有独一性;另一方面,产品一旦上规模后将面临高昂的原料成本。而高端酸奶的奶源大多来自优质的生产基地。


例如茉酸奶应用的是低温活性菌酸奶,使用乌兰察布地区的鲜牛乳天然发酵,从奶源、菌种、口感等多方面进行把控,来保证酸奶风味的独一性。如果没有智能化的全程冷链支持,高端酸奶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都会大打折扣。



最后,今后的另一大发展重点或许要跳出酸奶本身,做出品牌IP。


这里的品牌IP可以是多纬度的:杯子、吉祥物、周边都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最近,原先免费赠送的喜茶冰箱贴被炒至上百元以上,有些上头的网友还发起了找人“跨城代喝”的帖子。


再例如,有消费者表示,购买Blueglass的理由之一就是收集它好看的杯子;而以集齐三顿半成套周边徽章为乐趣的消费者不计其数。


尽管这样的消费观我们并不鼓励,但产品周边对饮品品牌的提升力远大于大多数人的想象。


奶源、供应链和IP共同构建而成的商品才能真正彰显出高端酸奶的价值。


写在最后:


随着高端酸奶的兴起,围绕着它的争议也变得越来越多。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有争议,就代表有热度。


贵价或者便宜,值得或者不值得,每个商家或是消费者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杆秤。


是将热度转化为风口还是天坑,要看商家如何选择今后的道路,也要看消费者认不认这一口昂贵的美味。


需求量涨了110%!现制酸奶赛道正在“卷”向高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