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冷知识】中古RPG的故事


2016年9月,GW和FFG(69社)宣布结束长达8年的“婚姻”,不再合作出游戏,69社也不再可以使用GW的作品元素进行新桌游的生产或者创作。也许对于不怎么玩桌游的人来说这不算什么大新闻,但对于当年欧美桌游圈子里面的人来说这消息算是个重磅炸弹,因为69社的大名在桌游爱好者中几乎是无人不知,如果说在英国GW是龙头老大,那在美国就是威世智和69社隔江而治,GW就算没捞到多少版权费,但凭69社游戏的发行量也算是白嫖了不少好处,毕竟像是《战锤入侵》、《圆盘战争》、《旧世邪神》等游戏素质都挺不错,《旧世邪神》还被一群人加了点改动后做成了《克苏鲁战争》,在KS上又赚钱又赚口碑,火了好一阵子。

也就是说69社的游戏制作功力是没有问题的,《魔戒LCG》、《权游LCG》、《圣符国度》、《全球惊悚》、《魔镇惊魂》...就算是不怎么玩桌游的人也多少听过这些名字,手握多项著名魔幻题材版权的69社除了“换皮游戏”之外也做的出LCG这种“独门绝学”,但这种对锤子盒装桌游已经奄奄一息的现状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GW:“老子自己就做不得吗?”——毕竟要论做盒装桌游,算辈分69社得叫GW一声叔。
2016年也就是ET后的隔年,GW决定和69社“离婚”十有八九是凯文·鲁崔的决定,因为之前的几年里,也就是2010年左右,迫于生计问题的GW已经关闭了很多下属的子公司,黑图书馆原本是BL出版社的一个部门,而在Black Flame(负责出设定集)、Warhammer历史战役(负责出历史战役的规则)、虚空艺术(负责原画)这些子公司相继被收购、兼并或者关闭之后,整个BL出版社只剩下黑图书馆和黑色工业了——当时黑色工业因为RPG业务全都外包给了Cubicle 7,也只有一群负责审查和修改的编辑在这个部门工作——可谓无限凄凉。
在和69社合作之后,GW似乎鲜有盒装桌游的新作上市,就算是血岛、白骨关之类也只不过是中古战锤另一种形式的模型包,真要说算得上是个“正儿八经的桌游”的除了从1986年就和中古正篇一脉相承的《怒火橄榄球》系列和《战锤任务》系列外就只有2011年的《恐惧舰队》了——这还是个限量发售的东西,在2015年,GW似乎是很试探性的出了多年之后的第一个模型包味道不那么浓的40k盒装游戏《刺客庭》,然后就是为新生的AOS寻找生存方式可能性的实验性作品,AOS版的《银塔》,虽然这些桌游都还是有很重的“借桌游皮卖模型”的味道,但重新出现的GW盒装桌游也算是为凯文·鲁崔成功的翻身仗上又描了一笔,当然他也没有一棍子打死,一些毛线小游戏或者“无关紧要”的题材依旧获得了GW的授权,比如《40k大富翁》。

GW赖以起家的业务是RPG游戏,但他们在1975年的主业是生产黑白棋、双陆棋之类的传统棋盘游戏,就跟任天堂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卖花札的小厂商一样,《龙与地下城》在1976年成为了他们的主要业务(当时因为这件事意图守旧的创始人老板约翰·匹克还被迫下台),GW和当时如日中天的TSR达成了代理协议,开始代理《龙与地下城》所有产品在英国的生产和销售,从这一点上来看如果没有《龙与地下城》,那很可能也不会有《战锤》了,这不是抄袭或者借鉴层面的问题,GW能不能活到现在都充满了问号。也就是凭借《龙与地下城》赚到第一桶金的GW逐渐发现了在桌游中模型那可怕的市场潜力,1978年和1979年,GW不但开始拥有自己的模型厂,而且壕气冲天地代理多项大火的美式RPG,比如《克苏鲁的呼唤》、《魔戒RPG》、《符文任务》等,而《克苏鲁的呼唤》(COC)——由混沌元素(Chaosium)创作的TRPG系列,也是目前世界上前三名的热门TRPG系列,1982年制作发行了第一版,GW搞到了COC英国版的版权,于1983年和1986年发行了2版和3版,因为这群人彼此都熟悉,并不像某些职业圈子里“同行是冤家”,很多设定的作者同时也是别的游戏策划或者作家,比如目前7版COC的总策划迈克·马森(Mike Mason)就为战锤40000写过RPG书《黑暗异端》(Dark Heresy)。

所以西方奇幻游戏设定一旦年头长了,尤其是像锤子或者龙与地下城、克苏鲁这种世界观极为庞大的设定之间都存在许多的共通作者,这些人可能在供职的公司对于出于己手的作品更为熟悉和严谨,所以不太会出现吃书的情况,但要是“接外活”的话就说不好了,因为合同里一般都不会写“严禁出现和以前作品前后矛盾或者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说要是写了那才是荒唐事——所以MIKE LEE虽然臭名昭著但他做的事情并不会被GW怪罪。
1986年,GW创作了中古战锤宇宙的故事主题第一版,这个背景系统是基于《魔戒》中的中土世界以及已经代理了10年的DND系列创作的,但同时也大量参考了罗伯特·霍华德的《蛮王柯南》以及迈克尔·莫尔库克的《剑与巫术》系列,在第二版的时期,战锤才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地图,所以从辈分上来说,DND算是中古战锤的“如父长兄”。

作为靠做D&D和克苏鲁RPG起家的GW,很快就打算为自家原创品牌制作RPG以用来推广产品,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制作RPG的收益远远不能和桌面战棋的模型收益相比,但RPG的存在是对于世界观补全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军书和小说毕竟只是一种“文字记录”,GW认为RPG的存在可以让玩家更好的融入战锤世界——以便引起他们购买模型入坑的可能性——而且这也用不了多少成本。

在初期的出版创作中,战锤RPG的主要负责人是火焰出版社(Flame Publications),在当时还没有黑图书馆的时候这个GW的子公司,他们创造了众多经典的战役背景故事,如混沌之治(Realm of Chaos)、内部之敌(The enemy within)以及一些D&D的新战役书,火焰出版社的更新速度基本保持在月更或者季更,直到1992年才因为经济困境停止了活动,战锤RPG的更新也就陷入了长时间的停滞。

1994年,意大利桌游巨头Nexus(主要作品星战)从GW那里搞来了战锤RPG的意大利版制作发行权,并在同年赢得了意大利桌游大奖——卢卡游戏展的最佳游戏,战锤RPG在欧洲一炮而红,德国版和捷克版也相继发行,战役书和规则书的印刷数量都十分出色,GW算是真正在RPG界露了一回脸。

1995年,英国出版社霍格夏德(Hogshead)也取得了战锤RPG的授权,他们制作了很多各种战役的扩展,特别是《内部之敌》,但霍格夏德在2005年破产,GW在收回授权的同时并没有回收霍格夏德创作的故事的兴趣,包括斯卡文大扩展和《内部之敌》的最终章都因此被废弃。
2004年,已经拥有了黑图书馆7年的GW宣布成立“黑色工业”部门,战锤RPG也将由此部门更新后重启,也就是第二版,这个版本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传奇,内容非常丰富有趣,而且文笔和设定都堪称RPG中的极品,甚至可以作为非常好的背景资料集来看。但第二版的制作人是美国的格林·罗宁公司,所以第二版并不完全属于GW自家创作的产品。

第二版的基础系统和第一版没有区别,但在很多细节上进行了变化,但最重大的改动是将战锤RPG和战锤桌面进行了联动——第二版战锤RPG的发生时间是在大事件“混沌风暴”之后。第二版的发行数同样没有令人失望,黑色工业也在其正式发行之后一直发行一些新战役书和背景补全书。随着业务越来越大,GW开始涉足卡牌、盒装桌游,他们在2008年宣布《千之王冠》(The Thousand Thrones)是战锤RPG二版的最后一个扩展,也就是说二版在此之后停止一切新战役的创作。
2009年,已经为二版制作了《职业大纲》和《帝国之影》两个规则书的美国桌游大佬FFG拿到了三版的授权,他们立即发行了“豪华版新手包”,包括4本规则书、各种骰子和300余张卡片,从此FFG一直不断地更新三版的战役,还发行了电子书版和手机应用版,直到2017年,已经非常完善的三版才宣告结束,因为FFG制作的这个版本非常像他们自己家生产的桌游,所以也是口碑最差的一作,同时背景书的质量也比2版差了很多。

目前第四版RPG正在由cubicle 7进行制作。